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十二五”:哪些新生活值得期待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6日 09: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半月談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專題:學習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

    隨著十七屆五中全會落下帷幕,新五年規劃建議的通過,一幅美好的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未來5年,人們的生活將會呈現怎樣的變化?很值得憧憬。

  生活更便捷

    在江蘇省無錫市一家廣告公司上班的陳潔最近心情很好,因為女兒所在的幼兒園開始試驗“感知校園”系統,她可以及時收到孩子進出幼兒園的短信提醒,還能通過相應網站查看孩子的狀況。此外,這個物聯網系統配備了報警終端,有危險狀況時學校能第一時間報警。

    陳潔的愛人這兩年在上海工作,一般週末才回家,她一個人照看孩子有些不放心。“我看過報道,説‘十二五’期間要發展物聯網,我希望‘感知校園’可以推廣普及,這樣不光是我,家長們以後都會更踏實了”。

    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而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決定》也提出“促進物聯網的研發和示範應用”。

    “感知校園”只是物聯網運用的一個案例。位於無錫的國家物聯網應用展示中心裏,展示了一個萬物相聯的美好世界:通信、交通、購物、家居……一切都變得更加簡單。

    在南京讀研的曹志琪對物聯網“智慧家居”格外感興趣:下班回家,只要坐在沙發上,面前的茶几就能幫你完成開燈、開空調等事;如果家中有人,窗簾會自動拉上;看電視時,如果有人來訪,電視屏幕上會跳出小窗口直接連接門口圖像……

    曹志琪計劃畢業後留在南京工作,然後把還在農村老家的父母接過來,他説等物聯網技術逐漸普及後,父母就可以更方便地適應城市生活。

    對於下一個5年,同樣讓曹志琪充滿期望的還有中國的“高鐵時代”。過去幾年,他已經經歷了火車的數次提速。高鐵時代,他回家和旅行都將更加迅速,節約更多時間。據介紹,2012年中國“高鐵時代”將全面來臨,北京到上海,上海到武漢、成都的高速鐵路將建成通車,形成貫通我國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大能力骨幹網。

  社保更完善

    34歲的張建華已在南京打工7年。今年國慶節,他第一次去了玄武湖,因為免費開放了。他來南京第一年就想去玩,但一直捨不得買門票。“站在湖邊,看風景,美得很,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感覺自己是南京人了”。

    每當看到自己參加建設的樓房,張建華就會忽然想,這也是自己的城市。不過,輾轉于不同簡易工棚,遠離各種消費場所,而且,7年都不捨得去玄武湖,這些還是會讓他心裏瞬間涌起孤獨感。

    “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統籌城鄉發展”,未來幾年,像張建華這樣的農民工有望更好地融入城市。

    據統計,2009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2億人,他們並沒有真正融入城市,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住房,沒能在城市實現安居,加上在就業、身份、收入上與城裏人的差距,更把他們阻擋在“圍城”之外。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前不久發表文章,對解決農民工問題提出了基本思路,其中一項內容是把農民工納入政府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等國家住房保障政策體系,使農民工在城市有房住,真正融入城市。

    “感覺生活越來越好了。”張建華説,政府對農民工越來越關心,以前老闆拖欠工資的情況很多,現在這個問題受到重視,老闆們也自覺了很多。另外,農民工養老保險能跨省轉移了,以前他們沒有多少參保積極性,畢竟流動性太大,現在有了保障。

    最讓張建華感到欣慰的是,現在農村推行新農保,他家中超過60歲的父母都參保,每個月能拿點錢,基本生活有了保障。“都説養兒防老,我和弟弟在外打工,還有個姐姐在家種地,防不住老。”張建華説,“養老還要靠國家提供的保險。”

    新農保是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一系列政策之後,國家出臺的又一項惠農舉措。這些政策在“十二五”期間都將繼續實施並不斷完善加強。

  百姓更幸福

    “下一個5年,我的願望很簡單:多賺錢,早買房!”來自廣西的宋超去年大學畢業,他和女友在南京鼓樓區租了一套房,兩人的理想是3年內買一套9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

    宋超説,這些天一直在看新聞,“五中全會強調要‘改善民生’,相信未來5年大家都會有更好的收入”。

    “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要使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楊偉民表示,“十二五”規劃政策的著力點應該把提高居民收入、縮小貧富差距、富裕人民群眾作為全新思路和戰略。

    宋超的父親宋建新是一名中學政治老師。他經常對宋超説,“讓人民幸福”是各屆政府對人民的承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幸福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80年代是“萬元戶”;90年代是有房有車;21世紀的幸福,應該是更有尊嚴、更平等的生活。

    在這位老教師看來,城鄉發展失衡、區域發展失衡、收入分配失衡,將阻礙民生的改善。未來5年要達到改善民生的目標,就必須讓每個老百姓能更加公平地分享到國家改革發展的成果,也就是説,讓每個人的“幸福指數”更高。

    前不久在江蘇省江陰市舉行的第十九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上,來自各地的記者都感慨于這個小城人民的幸福感,因為人們生活安逸,大街上隨處可見幸福的笑臉。

    “幸福指數”是江陰上一個5年追求的最大目標。2005年末,江陰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達標後,提出了建設“幸福江陰”的設想,即“五民五好”:

    以民生為本,力求個個都有好工作;

    以民富為綱,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

    以民享為先,力求處處都有好環境;

    以民安為基,力求天天都有好心情;

    以民強為重,力求人人都有好身體。

    因為堅持以人民幸福評估發展,江陰被中央調研組稱為“科學發展的先行者”。

    “十二五”期間,中國有望涌現更多的“幸福城市”,因為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尊嚴”和“幸福”,分別從就業、住房、教育、生活、看病等事關民生的“幸福”話題入手,處處為民眾考慮,這些都將在“十二五”規劃中得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