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深圳打工妹亮相《時代》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6日 14: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時代週刊的年度上榜人物、“深圳四女工”位列第二,她們是深圳這座城市高速發展的推動力。丁玎魯力何俊攝

  20世紀80年代,外商紛紛到深圳投資設廠,深圳需求大量勞動力,吸引了各城鄉的人過來找工作。深圳經濟特區30年的發展,離不開幾十年來往返奔波、離開或留下的無數位外來務工人員,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為這座城市的發展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而他們個人的命運變遷,也印證著這座城市的滄桑巨變。

  登上《時代》雜誌的女工肖紅霞、黃冬艷、邱小院、彭春霞,只是他們當中普通的幾個,或許因為就這份普通,使得她們能夠“代表”中國工人這個群體登上一本自己此前並沒怎麼聽説過的知名外國雜誌。

  在一些人看來,她們可能是非常幸運的,她們獲得了很多人夢寐以求、很多普通人一輩子都不可能獲得的名氣,被各種各樣的媒體關注,被另一些人羨慕。事實上,她們的一切並沒有因此有多少改變,她們跟往常一樣地上班、下班,懷孕時一樣要挺著大肚子擠公交,因為經濟原因照樣不能與老家的兒女團聚,對未來依然有很多不確定,這就是現實。

  比如肖紅霞,1996年從湖南老家來到深圳,見證了特區30年中幾乎一半階段的發展。14年來,她換了十幾個工作,今年5月,她因為個人原因辭去了做得最久的第14份工作,在丈夫張治儒的春風勞動爭議服務部———一個專門為外來勞務工服務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裏幫忙。對於未來,她目前還沒有確定的想法,現實條件不允許她去做非常清晰具體的計劃。

  無數的打工者是特區的第一批建設者,也是這片土地上的追夢者,他們的青春、愛情、成長和犧牲都留在這片日新月異的土地上。他們中一些人的命運或許隨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而發生轉折,另一些人或許離開這座城市繼續漂泊或者回到家鄉,但他們的記憶中會有這座城市,這座城市也會以它的方式留下他們的痕跡,比如他們建設起的高樓、鋪出的寬敞大道、點滴積累起來的品牌企業。

  回望特區30年的歷程,默默無聞的工人們做出的貢獻不可以忽略。

  ■報道回顧

  南方日報,2009年12月19日A12版《因為普通,所以能代表“中國工人”》

  這是4位普通的女工,初中畢業或者初中沒畢業,熱情淳樸,或開朗或靦腆。這一次的“出名”對她們來説是個意外,大多數都還沒有來得及告訴家人。面對逐漸增加的媒體,她們的想法是“以後最好不要在上班時間來採訪,週末怎麼採訪都行”,原因只有一個:擔心影響工作。

  在中國,有那麼多聚集了外來務工人員的城市,為什麼是深圳?為什麼是她們代表“中國工人”?因為“普通”,但“普通”之中保存了很多閃光的特質。4位女工,踏實、勤勞,有這樣那樣的困難,但儘管這樣,她們還是充滿希望。所有的願望,她們都堅信努力可以實現,哪怕要晚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