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收入分配領域的主要問題及其應對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6日 08: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收入分配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整頓和規範收入分配秩序、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製度的政策措施,對於遏制收入差距擴大趨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目前我國收入分配領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亟須理清頭緒、妥善應對。

  收入分配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收入差距過大,影響經濟社會發展。首先,城鄉收入差距仍然過大。城鄉之間過大的收入差距,一方面會加劇二元經濟結構問題,不利於城鄉協調發展;另一方面嚴重制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並影響國家糧食安全。其次,農村區域間收入差距過大。農村區域間收入差距要遠大於城鎮間收入差距。區域間收入差距所反映的是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如果廣大中西部地區長期落後於東部地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就會受到嚴重制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也不可能真正實現。第三,行業收入差距過大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我國行業收入差距中有一部分是合理的,比如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的收入較高是由行業技術特點所決定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壟斷所造成的,是不合理的。

  收入分配關係沒有理順,初次分配差距擴大。第一,一些壟斷性國有企業依靠政府所賦予的壟斷權力獲取壟斷利潤,而這些高額利潤絕大部分留在企業支配。第二,勞動法令執行不力,一些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我國已建立了比較全面的勞動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但很多勞動保護法令在現實中得不到有效執行。與資本相比,勞動者在收入分配過程中本來就處於弱勢地位,如果缺乏法律保護,本該由勞動者享有的收入就會被資本侵蝕。勞動收入所佔比例過低,是我國收入差距過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制約機制缺失,對收入差距的調節不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按照對生産的貢獻在各類生産要素之間進行收入分配,就必然會造成生産要素所有者之間的收入差距。儘管這種收入差距是合理的,但仍然需要政府發揮收入再分配的職能加以調節,以保證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夠獲得維持其基本生存的收入。政府主要通過向富人徵稅並向窮人進行轉移支付的方式來調節收入差距,主要調節手段是個人所得稅和社會保障。然而,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和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健全,限制了其調節收入分配功能的發揮。在個人所得稅方面,一是缺乏切實可行的監測居民收入的辦法,稅務部門無法切實掌握居民實際收入狀況,從而為逃稅、避稅提供了可能;二是存在課稅方式不合理、免徵額過低等問題。這導致我國個人所得稅徵收不足,個人所得稅佔GDP的比重偏低,同時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主體不是高收入者,而是中等收入者。在社會保障方面,雖然近年來我國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發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一是城鄉社會保障制度之間存在巨大差異,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依然不健全。二是城鎮部分社會保障僅僅針對特定群體,比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等,導致大量勞動者被排除在這些社會保險制度之外。三是城鎮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社會保障制度之間不平等,導致社會保障待遇存在較大差距。

  調整和優化收入分配結構的思路

  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整頓和規範初次分配秩序。我國收入差距的大部分形成于初次分配領域。所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關鍵在於整頓和規範初次分配秩序。首先,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特別是消除行政性壟斷。對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國有企業,逐漸減少國家持股比例。加快壟斷性行業改革,鼓勵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促進行業競爭,最終消除壟斷利潤。對於涉及公共利益的國有企業,政府要按照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對其進行管理。其次,強化勞動法令執行,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積極推進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建立行之有效的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扭轉單個勞動者相對於資本的弱勢地位,形成勞資雙方共創、共享企業財富的新模式。適當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積極促進農民增加收入。首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與努力創造就業崗位結合起來,以吸納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就業。其次,積極推進城鎮化,逐步減少農村人口,以增加農村人均土地擁有量和農産品需求量,從而增加農民收入。再次,加大以工哺農、以城帶鄉力度,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地區收入差距。貫徹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強和完善財政轉移支付,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中西部地區農村富餘勞動力到東部沿海地區就業或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中西部地區應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完善收入再分配機制,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切實可行的收入監測制度,為健全稅收調節等收入再分配機制提供必要前提。改革個人所得稅制度,將分類所得稅轉變為綜合所得稅,並逐步提高個人所得稅的免徵額。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從農村居民最需要的方面入手,建立健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保障農村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和農村居民的醫療需要。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和完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將全部城鎮就業人員特別是民營企業就業人員納入社會保險範圍,逐步建立面向所有城鎮勞動者的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