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北京“立體快巴”尚未立項 區科委表示只是設想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6日 04: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 (記者林文龍)“立體快巴”只是一個規劃設想,離立項還遠著呢。昨天傍晚,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門頭溝區科委主任張文波表示,“立體快巴”只是“中芬生態谷”綠色交通體系中的一部分,僅是備選方案之一,可能用,也可能不用。

  立體快巴只是備選方案

  “中芬生態谷”由中國與芬蘭合作建設,目前已選址北京門頭溝區妙峰山溝域。計劃投資10億歐元,在100平方公里的淺山區,打造一座“數字、低碳、生態”新型城市。

  門頭溝區科委負責制訂“中芬生態谷”的總體規劃,“生態谷中需要一個綠色交通體系。”張文波介紹,在今年5月27日開幕的“第十三屆北京科博會”上,“立體快巴”的構想引起了門頭溝的注意,並被寫入“中芬生態谷”的規劃中。

  “因為其環保、高效、節能的運營模式,符合中芬生態谷的發展定位。”張文波説,在生態谷的規劃裏,有這麼一條道,但目前生態谷的交通模式還沒有最後確定,“我們有好多種模式可供選擇,立體快巴只是其中一個備選方案。”比如,使用清潔能源的電動車也是備選之一。

  測試不合格就將被淘汰

  張文波強調,“立體快巴”只是一個規劃設想,離立項還遠著呢,因為它現在連産品都沒有,各種産品的技術説明也沒有,這是不可能立項的。

  “立體快巴”要走進門頭溝,首先要把車生産出來,然後進行各種測試,涉及如車輛設計、性能、道路設置等可行性、安全性問題。張文波表示,“只要有一項測試指標不合格,立體快巴就不可能出現在門頭溝。如果連車都生産不出來,那就啥都不是了。”

  張文波稱,如果車能生産出來,而且達標,那麼,今年年底,門頭溝區的軌道就有望開建,預計明年7月份,首輛車將上線試運行。

  專家説法

  讚 “快巴創意非常新穎”

  閻錚 北京公交集團公交保修專家

  “快巴創意非常新穎,但電力是它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北京公交集團保修分公司三廠公交保修專家閻錚説。

  電力 持續供電是關鍵

  目前北京的大巴多為混合動力,動力強,比較皮實。利用電力啟動,中速或高速行駛時,通過柴油加大動力,可實現節能減排。純電動公交車,只在右安門線路上有,但耗電量大。

  按照發明者宋有洲的設計,“立體快巴”採用太陽能和電力驅動,利用超級電容實現快速充電。對此,閻錚説,遇到太陽能芯板損壞,恰好又停電時,快巴就失去了動力,影響運行。而單靠充電運行,巨大的耗電量是否會影響城市電力系統,都需實踐證明。

  安全 轉彎系統還需優化

  運行安全是公交車最大的保障,閻錚説,“立體快巴”的轉彎還需優化。“立體快巴”雖然參照BRT交通信號原理,一旦遇到路口轉彎時,快巴上的紅燈會亮,轎車需等快巴轉彎後再走。如果快巴車的信號燈突然壞掉,後果不堪設想。“城市道路司機闖紅燈,可僥倖沒事,快巴車下闖紅燈,就有致命危險。”

  建議 先在旅遊線路試驗

  “立體快巴現在只是一個概念,並沒有真正使用,運行安全需要論證。”閻錚説,作為新的交通運行方式,“立體快巴”充電器、道路軌道等多種市政配套設施支持,需要交通管理政策對應,也需要北京市政府的參與,發展“立體快巴”並非易事。

  閻錚建議,如果北京引進“立體快巴”,最好先在旅遊線路上試驗。本報記者 劉澤寧

  彈 “快巴進京限制因素多”

  賈新光 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

  賈新光認為,如果“立體快巴”的著眼點是緩解城市交通,那麼在門頭溝的試點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城區與郊區的交通狀況完全是兩個概念,而且城區的路面情況、空中情況都太複雜了。

  很多立交橋只有3.15米高

  “立體快巴”能不能進京,有很多限制因素,比如過立交橋的問題。發明者説城市立交橋的高度大約4.5至5.5米,“立體快巴”就是利用了2米以上、4.5米以下的空間。但實際上,北京很多立交橋只有3.15米高。

  北京城區有很多無軌電車,它們上面有線路,怎麼解決?

  “立體快巴”底下能走轎車,但公交車在底下能不能走?如果公交車能走,它得多高?還有路口紅綠燈、軌道鋪設等問題。

  “立體快巴”基本上相當於快速公交,這個東西很奇怪,它自己佔一條道,它是快了,比如湯立路,本來不堵,建了快速公交後,反而堵得不得了。

  想省錢解擁堵不太可能

  “立體快巴”吸引人的地方,一是省錢,二是建得快。發明者説每公里造價約5000萬元人民幣,較地鐵每公里造價5億元至8億元低了九成,一年可建40公里,而建同樣里程的地鐵則需3年。

  但像北京這樣的大都市,要想緩解交通,就要老老實實發展軌道交通,把主要的交通量轉入地下。“立體快巴”就是想省錢,而想用省錢的辦法解決交通問題,這是不可能的。本報記者 林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