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前沿(紀唸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廈門篇)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4日 13: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廈門城市“會客廳”——白鷺洲。

  廈門經濟特區建立以來,發生了令世人矚目的歷史性變化:從兩岸對峙的海防前線變為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從偏居東南的海島小城變為海峽西岸的中心城市,從落後匱乏的彈丸之地變為文明和諧的美好家園。這一偉大成就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30年來,廈門始終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牢記鄧小平同志“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的殷切期望,堅持先行先試、善破善立、又好又快,走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前沿。

  先行先試 務實推進

  走在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前沿

  廈門經濟特區因“臺”而設。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也是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處於對臺最前沿的廈門,與台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對臺工作基礎最為堅實、優勢更為明顯、責任尤為重大。作為經濟特區,廈門所擔負的使命是雙重的:既要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試驗田、窗口和排頭兵,又要成為中央對臺政策和發展兩岸關係的試驗田、窗口和排頭兵。

  發展自己、樹立形象。解決當代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在於發展。祖國大陸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巨大進步,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雄厚基礎和可靠保障。廈門是臺胞進出大陸的主要門戶,也是臺胞觀察大陸的重要窗口,臺胞對廈門的形象就是對大陸的第一印象。因此,抓發展自己與抓對臺工作內在統一、密不可分,必須一手推動自身經濟社會進步、一手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儘管廈門的城市體量不大,但經過30年的建設發展,城市綜合競爭力躍居全國城市前列,去年常住人口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與此同時,政治、文化、社會也全面進步。經濟特區發展所迸發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形成了對海峽彼岸最現實、最貼近的説服力和感召力。

  促進融合、造福兩岸。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廈門堅持把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貫徹到各項對臺工作中去,凡是對台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對維護臺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都盡最大努力做好。一是以經貿交流厚植共同利益。兩岸經貿交流的目的在於,形成緊密聯絡、實現互利雙贏、增進同胞福祉。相繼出臺鼓勵臺胞投資的一系列地方性法規和政策,依法保護臺胞的正當權益,吸引臺商持續涌入經商辦廠,促進形成了兩岸經貿往來的熱潮。從最初的隻身探路創業到現在的舉家安居樂業,臺商已經完全融入廈門。二是以文化交融強化精神紐帶。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是維繫民族感情的重要紐帶。台灣約3/4的人口祖籍閩南,九成人講閩南話,閩南文化是台灣地區的主流文化。大力推進文化、教育、體育、科技、衛生、宗教各領域的交融,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三是以人員交往增進骨肉深情。部分台灣同胞由於各種原因,對祖國大陸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誤解,對兩岸關係發展持有疑慮。廣泛交往、善意溝通,可以消弭誤解、增進感情。在廈門舉辦的“海峽論壇”,已有兩萬多名台灣民眾參與,其中80%來自基層,大部分是第一次到大陸,日益顯現出兩岸民間交往重要平臺的作用。

  探索道路、服務全局。中央制定和實施的對臺工作大政方針,順應了時代潮流和歷史趨勢,把握了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作為對臺最前沿,廈門堅持在全局上服從服務於中央對臺工作的全盤性、戰略性安排,在具體工作中把原則堅定性與策略靈活性結合起來,從兩岸交流最需要突破的領域入手,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由小到大、逐步積累,取得了良好效果。廈門率先設立臺商投資區,連續舉辦14屆對臺商品交易會,設立零關稅台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等,載體平臺越來越豐富;率先開展海上試點直航、廈金“小三通”、空中直航等,人員、貨物往來越來越便捷;率先開展兩岸基層政黨、市縣政府和各界之間的參訪等,雙向交流越來越頻繁。這些舉措的陸續實施,打開了包括地方對地方、民間對民間、行業對行業在內的全方位、多層次溝通渠道。初步的嘗試、局部的探索,成效和意義遠遠不止于廈門,更重要的是為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發揮了經濟特區應有的作用。

  善破善立 愛拼會贏

  走在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前沿

  經濟特區作為改革的試驗田,肩負著“先行先試”、為全國改革探路的重大歷史使命。30年來,廈門始終堅持善破善立、愛拼會贏,努力走在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前沿。

  注重改革的創新性。改革是對舊體制的變革,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需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突破重圍的精神、敢冒風險的勇氣、開拓創新的手段,在摸索實踐中謀求突破,在化解矛盾中推向深入。廈門堅持只要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有利於改善民生、增進福祉,就要堅決地試、勇敢地闖。率先進行國企改革,最早取消專業化行政管理機構,最早進行利改稅、政企分開試點;最早放開市場、取消計劃供應,率先開闢生産資料市場、産權市場、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第一個利用外資修建機場,組建國內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等等。這些改革以市場為取向,破除舊體制的弊端和束縛,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全國的改革提供了借鑒。

  注重改革的協調性。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協調推進是適應改革的複雜性、艱巨性,確保改革順利進行的客觀需要。廈門堅持隨著經濟領域改革的深化,陸續改進行政審批、改變行政區劃,不斷推進就業、住房、醫療、教育、文化等社會領域改革,使各項改革有機銜接、避免脫節,各項措施相輔相成、綜合配套。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前提,改革力度必須與發展速度、社會可承受程度相統一。推進改革,必須堅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既要積極又要穩妥,確保以改革促發展保穩定。廈門堅持在設計改革方案時充分考慮特定階段所具備的客觀條件,密切關注群眾的感受和社會的反應。比如,在早期的國企改革中率先提出“少破産、多兼併,少關閉、多嫁接”的原則,使這項改革以盡可能低的社會成本順利推進。

  注重改革的人民性。堅持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使改革始終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獲得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廈門堅持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大到行政區劃調整,小到公交收費調價,都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同時,率先向市民開放旁聽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不斷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在國企改革過程中,把決定權放在職代會,使職工成為改革的參與者、受益者和擁護者。1984年轟動全國的“鬆綁放權”,首先由包括廈門在內的福建省55名廠長經理聯名提出,國務院隨即決定進一步擴大國營工業企業自主權,成為我國企業改革發展史上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又好又快 以人為本

  走在探索科學發展道路的前沿

  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是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廈門較早開始在實踐中探索又好又快、以人為本的發展道路,初步形成了生産穩健發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態優美宜人的科學發展模式。

  牢牢把握髮展這個第一要務。發展是解決當代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經濟特區一切工作的主題;經濟建設是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中心,也是特區發展和進步的基礎。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著力把握髮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一是力求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堅持以要素集聚促進發展提速,形成具有競爭力的體制政策環境,促進資金、人才、項目、資源、信息的集聚,30年來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7.2%,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跨越。堅持以結構調整促進産業升級,從起步的輕工、食品到後來的電子、機械再到近年的光電、軟體,從工業為主導到二、三産共推進,從高度外向型到內外需齊拓展,三次産業比例從1980年的21.6:57.8:20.6到2009年的1.3:48.4:50.3,産業競爭力持續增強。堅持以科技創新促進質量提升,依靠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實現內生增長、創新驅動,每平方公里産出地區生産總值超過1.1億元,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二是力求産業化和城市化相促進。堅持産業佈局與基礎設施建設並行,努力實現“雙輪驅動”:以城市化促進産業化,實施以港立市,構築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增強綜合承載和服務功能;以産業化支撐城市化,建設産業園區,不斷培育形成新的增長點,充實新城區的産業內涵,實現開發一片、繁榮一片。三是力求對外開放和區域發展相協調。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堅持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積極承接國際資本轉移,努力開拓國際市場,1980年至2009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06億美元,外貿進出口額年均增長21.8%,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提升。作為對內輻射的基地,堅持把內地資源優勢與特區政策優勢有機結合,實現互惠互利、共榮共享,先後整合廈門灣港口資源,倡建閩西南五市、閩粵贛13市經濟協作區,既優化本市、拓展腹地,又對接周邊、聯動發展,港口集裝箱吞吐量躍居世界第十九位,城市雙向輻射功能不斷增強。

  始終堅持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必須從自身實際出發、從人民要求出發,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事關群眾切實利益的突出問題。一是效率與公平兼顧。堅持把提高效率與注重公平緊密結合,隨著經濟發展和財力增長,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大力發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高度重視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率先實行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險合一”,最早推行最低工資標準、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線;近年推行“全民社保”,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均實現一體化、全覆蓋、高標準,60歲以上參保老人每月至少可領到200元;在全國最早推出住房公積金制度,率先建立多層次的住房社會保障體系。二是城市與農村統籌。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各級黨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工哺農、以城帶鄉,重視“輸血”更重視“造血”。上世紀90年代在農村實施“同發展、共富裕”工程,後又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同步提升農業産業化水平和農民收入水平。胡錦濤總書記今年春節期間考察福建時在廈門明確提出,要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包括規劃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根據這一要求,加快推進廈門島內外一體化,破解二元結構,拓展發展空間,促進城鄉共同繁榮。三是物質與精神齊抓。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社會進步的最高價值取向,統籌推進城市的文明建設與經濟活動,同步提升市民的整體素質與物質生活。以創建全國衛生城市、文明城市等為載體,不斷拓展內涵,形成長效機制,營造城市共同的家園情懷,構築團結和睦的人際關係,連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成為中國“最溫馨的城市”。

  大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科學發展觀,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戰略課題。對於自然景觀秀麗、資源稟賦不足的廈門來説,尤其需要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一是確立生態立市的理念。廈門獲得地方立法權後首先制定的就是環保條例,後又明確提出“生態立市”的重大戰略,陸續出臺近20部規章。在全社會倡導環保意識,推行低碳生産和生活方式,生態文明觀念深入人心。研究制定我國首部生態文明指標體系,對如何在一個地區建設生態文明進行一系列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二是選擇集約發展的路子。認真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積極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由於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循環經濟,廈門萬元GDP綜合能耗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三是注重城市環境的提升。實施“藍天、碧水、綠色、寧靜、潔凈”環保工程,開展筼筜湖、西海域和環東海域綜合整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給予高度評價並作為全球示範工程。森林覆蓋率近50%,人均綠地近30平方米,多項環保指標領先國內乃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上海世博會上,廈門被確定為中國“城市最佳實踐區展示案例”,向全世界展示了獨特魅力。

  (作者為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

相關新聞:

堅持走大膽探索、科學實踐之路(紀唸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廈門篇)

    我國革命與建設的基本經驗是,別人的做法可以借鑒,但不能照搬,必須走自己的路,大膽探索、科學實踐。經濟特區的建立和發展已經30年,幾乎伴隨著我國經濟體制變革的全過程。經濟特區的發展之路正是大膽探索、科學實踐之路。先行先試的經濟特區為我國經濟體制變革提供了有益經驗,作出了重要貢獻。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