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評論:高等教育大眾化不能以粗糙化為代價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2日 15: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席評論

  SHOUXIPINGLUN

  當下,高等教育質量下降,讀書難以學到真本事,就業十分困難,“讀書無用論”沉渣泛起,這樣的高等教育大眾化不值得炫耀,更不宜詮釋成人力資源強國。教育部對外展示2020年入學率達到40%的高等教育發展前景之後,更要埋頭為教育發展多做點實事。

  7月29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發佈。在邁向人力資源強國的道路上,《教育規劃綱要》提出“實現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標,具體包括:基本普及學前教育;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毛入學率達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數比2009年翻一番。(7月30日《羊城晚報》)

  美國學者馬丁特羅上世紀70年代曾經提出“高等教育發展三階段説”:高等教育入學率達到適齡人口的15%,標誌著從精英型進入到大眾型,超過50%便進入普及型。教育部曾指出,2008年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人數達到2900萬人,毛入學率達到23.3%。中國高等教育規模居世界首位,已經實現進入大眾化階段的歷史跨越。如今教改綱要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入學率達到 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數比2009年翻一番。如是高等教育發展藍圖值得期待。

  客觀地講,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確實取得了不少成績。像義務教育免費,高等教育規模擴大,都可圈可點。但是,在我看來,規模第一的高等教育發展成績固然不可輕看,但是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可忽視。教育不公平,高等教育質量下降,畢業生就業困難,應試教育體制尚未根本改變,這些問題還比較突出。

  就拿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來説吧。龐大的高等教育規模確實世界獨一無二,也展示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成就。但是教育規模第一也不能脫離我國人口基數最大的國情,而且受教育者文化程度的提高與其科學文化素質是否名實相符,我看未必。

  儘管教育部門公佈的2009年的就業率數字高達87%,但是公眾對此並不買賬,不少大學生現身説法,揭開了“被就業”的就業秘密。事實上,就業率作弊的高校不在少數。有的學校甚至挾畢業證發放大權以令學生“假就業”,希望借助高就業率,在激烈的生源競爭中分得一杯羹。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不僅專科生、本科生就業不理想,研究生就業也不容易:不讀研究生找不到好工作,讀完研究生,工作還是難找。十幾年寒窗苦讀,還要花掉父母大筆血汗錢,結果就業如此之艱難。實際上暴露出當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甚至是深層次的問題。

  近年來,高校擴招是不爭的事實,據報道不少學校研究生招生規模已經超過本科生。大學生的絕對數量是上去了,但是由於師資隊伍建設與生源質量沒有同步跟進,大學培養質量難以保證。高校學術腐敗、論文造假的事更是屢見不鮮。不僅中專變大專,大專升格本科,三本升二本,二本升一本的高校“大躍進”潮流方興未艾。研究生培養質量也難以保證。一名導師帶十幾名或更多的研究生,研究生與導師長期不見面,導師把研究生當作廉價勞動力的情況比較普遍。有些研究生整天做著導師交給的與專業毫無關係的項目,導致學業荒廢,敢怒不敢言。尚處粗糙水平的高等教育大眾化、規模化,並不值得炫耀。

  而且,當前人才結構與産業結構發展不平衡,人才浪費的問題突出。儘管大學生絕對數量不斷攀升,但是由於目前大學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結構性失衡的矛盾。導致大學生往往沒有從事與其學歷相適應的工作,所從事的工作技術含量並不高。不少大學生不能發揮個人所學,施展聰明才智。坊間流傳的“專科生、本科生幹中專生的活,研究生搶專科生的飯碗”,“大學生身價等同農民工”就是證明。由於産業結構升級和産業梯級轉移的滯後,導致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當下,高等教育質量下降,讀書難以學到真本事,就業十分困難,“讀書無用論”沉渣泛起,這樣的高等教育大眾化不值得炫耀,更不宜詮釋成人力資源強國。教育部對外展示2020年入學率達到40%的高等教育發展前景之後,更要埋頭為教育發展多做點實事。

  葉祝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