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做強高等教育,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6日 12: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山西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今,科技和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人民財富的增長和生活的改善愈來愈依賴於知識積累和科技創新。

  7月18日,應山西省教授協會成立十週年之邀,教育部原副部長周遠清教授參加了山西省第三屆科教興晉突出貢獻專家表彰大會。他就《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作了報告,談了體會。本報記者就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進行了採訪。

  我國高等教育經過大改革、大發展,將長期處於大提高階段

  記者:《綱要》提出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您長期從事高等教育的研究,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經過了怎樣的歷程,對於山西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有哪些借鑒意義?

  周遠清:作為多年來高等教育改革的見證者和部分參與者,我認為可以用大改革、大發展,現正處於大提高階段,概括我國多年來走過並正在走的一條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道路。

  開放一直是改革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中國高等教育戰線是最早開放的一個領域,而現在正處於邊收穫邊擴大開放的階段。清華大學作過一項統計,僅2008年一年就有9位諾貝爾獎得主、20位世界一流大學的校長訪問了清華大學,這在10年前是不可能的。開放提供了更廣泛的交流平臺和空間,使得我國和世界的交流與合作從不可能變為可能,並且日益密切。清華大學現在在講的境外教授有680名,每年校內本科生有近1500人左右可以去國外進行學習交流,到2012年,30%左右的本科生將有機會走出國門學習交流。高等教育要進一步改革和發展,就要擴大開放。

  開放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道路上的一次大的改革。對於山西來説,應該借開放平臺作支撐,建設一個更加開放的山西高等教育,使山西和世界的高等教育更加緊密地融合。

  記者:此次《綱要》在體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理解體制改革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周遠清:體制改革包括辦學體制、教學體制、招生就業體制、經費籌集體制以及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5大體制改革”使中國的高等教育基本上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

  以繳費改革為例,一位英國學者説過,以前英國的高等教育是不收費的,考上大學的學生由政府代繳學費。在歐洲有不少高等學校以前也是不收費的,但最近幾年歐洲教育領域進行改革,許多國家的高等教育也開始收費。英國的許多媒體在繳費改革後的5年之內都對此議論紛紛,我國也有相同的情況。在我國,這樣的繳費改革是可行的,理論上講,高等教育屬於非義務教育階段,可以收費,而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部分人有可能負擔一部分國家教育費用投入,所以我們的繳費改革理論上站得住,實踐上有可能。隨著繳費體制改革,有更多的青年可以進入高等院校進行深造,在校生數量大大增加。1996年,我國高等教育在校學生680萬人,2006年,這個數字已接近2000多萬。繳費體制改革使我國高等教育有充足的資金髮展壯大。

  我國正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但發展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尚待解決

  記者: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獲得了長足發展,但是也出現了一些聲音,批評高等教育的質量有所下降。您怎樣理解這些説法?

  周遠清:教學體制改革包括面向21世紀的教學質量工程、課程體系改革、專業調整、文化素質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等。我想重復一下6個問題:專業設置過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尤其是科技快速發展以後,本科生的專業設置太窄與現實需求有相當的距離。教學內容偏舊,我們的教學一直是“學書”,總體上講不先進甚至比較落後。針對面向21世紀課程體系的改革,我們專門編寫了1000本教材,以適應新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的要求。教學方法偏死,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需要有先進的教學方法,目前我們從幼兒園到大學,採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僵化。人才培養模式單一,要學習世界先進,培養我國高等教育的優秀人才。外語水平偏低,學生花在外語上的時間長,效率卻很低。人文教育過弱,一直以來我國都重理輕文,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就是要改變這一狀況。目前來看,教學改革的6大問題仍然存在。

  伴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大發展,不可避免地也會出現一些問題。一方面,高等教育逐年擴招,另一方面,教師隊伍質量、教學質量如何保證,每年大批學生就業也面臨著問題。我一直認為,教育質量在擴招的同時有所提高還是下降,在短時期內是無法爭論清楚的。有提高的部分,也有不盡人意下降的部分,但中國高等教育現在發展到了2000多萬在校學生數量,並且正在平穩發展,沒有出現極端情況,這是相當不容易的。當然,高等教育一定要提高質量,但是現在也出現了一些高校校長提起發展來頭頭是道,但是講起提高質量就語塞詞窮的情況,説明很多具體工作還沒有做到位。

  現在形成了一種世界思潮,即建設若干所大學推動整個高等教育的發展,對應這一思潮,日本推出了卓越計劃,出現了4位諾貝爾獎得主;德國推出了10個頂尖大學的建設計劃;俄羅斯也提出了重點建設莫斯科大學和聖彼得堡大學。我國“211國家重點教育工程”也引起了世界的很多關注,並且取得了重大發展,這也屬於教育改革大發展的一部分。

  開放是前提,改革是關鍵,質量是中心,理念是先導

  記者:新《綱要》頒布不久,各行各業都在學習、領悟其精神。多年來的教育改革,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樣的思想和理念?

  周遠清:我總結了4句話,開放是前提,改革是關鍵,質量是中心,理念是先導。中國高等教育得益於開放,開放做得好,高等教育的發展便會領先。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我們付出了很多代價,也取得了重要的經驗,其中重要的就是對質量的重視。上一輪的改革中,國家對辦學思想、辦學理念越來越重視,在一場百位校長研討會上,我曾經説過,一場教育思想的大討論在我國悄然興起。重視理念的先導作用,加快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過渡。

  現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階段走向了大眾化教育階段,有的校長提出來是不是意味著精英教育不重要?首先,中國語言中的“走向”往往是否定前者肯定後者,比如從應試教育走向素質教育,就是否定應試教育肯定素質教育,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化也很容易引起類似誤解。其次,精英教育是國家發展的一種軟實力,在世界教育領域一直都佔據重要地位,我國也提出了要建設國家一流大學,建設“211國家重點教育工程”,可見精英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精英教育不是簡單的幾所學校決定的,所有大學都要注重素質教育,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個性發展,實行人才全面發展。

  記者:《綱要》提出的戰略目標是 “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這個目標該怎麼理解?

  周遠清:中國高等教育又到了一個關鍵時刻,《綱要》提出的“兩個基本,一個進入”對中國的教育改革發展有重要意義。此次頒布的 《綱要》截止年限是2020年,到2020年我國要躋身創新型國家的行列,我國主要的材料和技術要靠自主創新來實現,這也是我國教育改革到2020年面臨的重要任務。

  對於《綱要》,我想談幾點自己的體會。首先,國家高度重視。此次《綱要》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後第一個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舉全國之力來制定《綱要》,也要舉全國之力來貫徹《綱要》“兩個基本,一個進入”的戰略目標。其次,《綱要》通篇是要“做強”教育,要建立人力資源強國,要從教育大國變為教育強國,提高質量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必然要求。第三,改革是動力。《綱要》對改革非常重視,要以體制、機制的改革為重點,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第四,質量是核心。所有階段的教育都要把質量作為最重要的部分,這就要求所有教育行政部門聯合起來綜合研究教育質量。第五,提高教育國際化水平。要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國際競爭力的人才,應當更好地學習國外的優秀成果、優秀文化,構建和諧文化。最後,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論體系。國際視野,中國道路,要在學習別國的基礎上逐漸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教育事業是黨和國家,也是各民族人民群眾最根本的事業。《綱要》通篇體現的是做強高等教育,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轉變,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要實現這個目標是很不容易的,還有一條艱巨而長遠的道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