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而立"的特區如何再開新路(圖)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2日 08: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話題緣起今年8月26日,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成立30週年紀念日。常言道三十而立,“特區靠什麼實現了三十而立?今年能做什麼?未來30年再幹什麼?”這是省委書記汪洋年初在中共廣東省委十屆六次全會上給深圳特區出的三道題。在過去30年,特區尤其是深圳經濟特區的建設者們,以“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發揚敢闖敢冒敢試的創新精神,大膽開拓,積極進取,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化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為全國的改革開放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提供了成功的示範,特區精神、特區經驗、特區速度、特區效應震驚世界。與30年前相比,如今各方面的環境、條件和任務已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怎樣在第二個30年繼續擔負起試驗田和探路者使命,為實現科學發展探路,的確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重大課題。今年以來,省社科聯、省委黨校、廣東經濟學會、廣東省體改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對此展開了專門研究,本專欄特約部分專家發表對此的研究所得。

  新時期特區的定位首先要與國家發展戰略相聯絡

  ●王珺

  面對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新時期、新環境與新問題,經濟特區如何再走出一條新路?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需要認真地討論經濟特區的發展定位。我認為,特區的發展定位首先與國家的發展戰略相聯絡。因為過去的成功是積極承擔並努力完成了國家戰略的一部分,以深圳經濟特區在經濟體制方面的率先改革為例,在剛剛走出封閉的計劃經濟體制的環境下,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市場經濟新路,這將會面臨許多不可預見的風險,為了降低這種不確定性,我國只能選擇了先局部試驗、後全面推廣的漸進方式,經濟特區就扮演了這种先試驗的角色,從而為我國降低全面的體制改革風險、少走彎路起到了先行探路的作用。

  在新時期,我國面臨的發展任務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與30年前已大相徑庭。比如説,在今後五年或更長一段時期內,我國將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核心,結合我國遇到的新問題,大力推進四個方面的發展,即和諧發展以主要解決農民市民化以及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創新發展以提升我國企業與産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問題,綠色發展以重點治理我國伴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環境污染以及發展低碳經濟的問題,平衡發展以處理好我國穩定外需與擴大內需之間的關係問題等。

  然而,我以為,國家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仍然需要找一些地區先進行試驗,創出一些經驗後,再全面推廣。與30年前相比,所不同的是,過去將幾乎所有改革與開放先行先試的重任都賦予經濟特區,所以,我國經濟特區是綜合性的。而在新時期,國家將綜合性的改革發展任務分散給了各個地區,每個地區承擔其中的一部分任務,這就由綜合性的試驗變為了專業性的試驗。

  具體來説,隨著經濟特區與內地之間的許多有形屏障逐步被拆除,諸如取消二線、擴大經濟特區範圍,從而進一步發揮特區的輻射與帶動作用等,看起來,經濟特區已被賦予了區域發展的核心角色以及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但是不能排除在一些經濟特區內繼續增加與擴大開發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特殊開放類型的數量與規模。諸如一些學者提出的廈門應建設成自由港的發展定位;深圳除了發揮作為中心城市的功能之外,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優勢設立更多的保稅區與自由貿易區等等。

  除此之外,自下而上地、積極主動地承擔國家的一部分戰略,而不是等待國家分配任務,也是新時期發展的一個特點,這就是説,不是國家“要我幹”,而是“我要幹國家需要幹的事情”。實際上,國家需要幹出業績的地方就是不斷地提供日益多樣化的、質量越來越高而成本較低的公共服務與産品以及官民互動的監督與治理機制,以滿足本地與流入居民不斷提高的發展需求,這就是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哪個地區在這方面能夠先行一步,它就成為一個試驗區,其經驗就會在全國加以推廣。

  作者係廣東經濟學會會長

  強勢參與構建海峽“金三角”

  ●陳華一

  目前,粵東、閩南和台灣正在醞釀形成一個“海峽經濟區”,粵東又一次迎來了重大歷史性發展機遇。“海峽經濟區”有望繼長三角、珠三角以及環渤海經濟區之後成為中國第四個經濟增長極。

  把粵東五市建設成“珠三角”之後省內第二個核心經濟區

  面對發展“海峽經濟區”千載難逢的機遇,粵東要搶抓機遇,強力參與海西經濟區規劃和建設,先行先試,擴大汕頭特區,創建粵東自由貿易港,創辦粵臺經貿合作試驗區。

  發展海峽自由貿易經濟是粵東的傳統優勢。擴大汕頭特區,創建自由貿易港,辦好粵臺經貿合作試驗區,推動粵東融入海西,對接臺澎,強勢參與構建海峽“金三角”。參與海峽經濟區建設,不僅是粵東城市群的歷史性發展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廣東省區域經濟平衡發展、實現産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性要求。這與30年前組建深圳經濟特區可謂異曲同工,其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深遠影響,和深圳特區之於“珠三角”經濟區一樣,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汕頭特區和廈門特區、粵東城市群和閩南城市群相呼應,與一個産業多元、綜合實力更強、面積3.6萬平方公里和人口2300多萬的台灣合作,必將在經濟先行、共創雙贏的理念下為海峽經濟區的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和新鮮活力。

  毫無疑問,這是廣東經濟再次超常規發展的又一個強勁引擎。啟動這個新引擎,我們完全有可能創造條件把粵東五市建設成為繼“珠三角”之後的省內第二個核心經濟區。

  推動粵東五市建成“粵臺經貿合作試驗區”

  粵東五市應抓住當前兩岸全面直接“三通”的有利時機,發揮區位優勢,改善投資環境,加強對臺招商,建立“粵東經貿合作試驗區”。試驗區實行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爭取列入“海西”規劃,享受“海西”政策,發展成為粵臺經貿合作的重要地區;全面實行“三通”;開展人民幣和新台幣自由兌換;優勢産業和傳統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對臺海、空直航業務;充分運用汕頭經濟特區立法權,探索制定相關法規,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成為粵臺經貿交流合作的橋頭堡和重要通道。

  打造粵東自由貿易港

  粵東自由貿易港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模式,初步設想:粵東經貿合作試驗區範圍,以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和梅州五市行政區域為界,而自由貿易港區範圍只包括汕頭、潮州和揭陽三市,以汕頭港、海門港、南澳港、三百門港、神泉港和汕尾港五個港口組成粵東自由港核心區,與台灣五港(基隆、台北、高雄、台中港自由貿易區和桃園空港工業園)相對應。特區保稅免稅區範圍則以汕頭特區和南澳島為界。試驗區、自由港和保稅特區層次分明,功能互補。這樣,整個試驗區憑藉良好的地理優勢,具有廣闊的經濟腹地,就能保持長期可持續繁榮發展。

  自由貿易港的功能定位:把汕頭港建設成為亞太地區的樞紐自由港。在利用現有經濟特區功能的基礎上,主要服務出口加工、重化工業、科技園區、保稅物流、商務營運、國際金融等業務,發揮國際港口綜合功能。服務招商引資,與台灣、東南亞、香港以及亞太地區其他國家開展廣泛的合作,促進經濟發展。政府應實行高度開放的自由港政策,船隻進出港自由,貨物加工、運輸、倉儲、貿易自由等;各國和兩岸人員的進出往來方便,手續簡便;資金調動自由;採用低稅率制度;減免土地使用費;簡便的土地使用管理措施和勞動雇用制度管理措施;為外籍員工子女教育、醫療、廣播等提供幫助等。

  作者係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

  從六方面著力實現五大轉型建設五個功能區和兩大基地

  ●黃挺

  特區今後的改革發展,總的構想是:確定一個目標,從“六個方面”採取戰略措施,推動特區實現“五大轉型”,建設“五個功能區”和兩大重要基地,把特區建設成為實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示範區。

  特區未來改革發展的總設想、總目標———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範區

  未來特區改革和發展的總目標是,深化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體制“四位一體”的聯動式綜合改革,建立完善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模式;面向世界,實行全方位開放,實現國際化,深港、珠澳經濟一體化;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不斷探索創新發展之路,創造科學發展模式;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最終把特區建設成為經濟發達、政治民主、法制健全、社會和諧、文化繁榮、體制完善、生態優美、人民幸福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範區。

  深圳特區是關鍵、珠海特區是新亮點、汕頭特區是難點,未來的戰略定位各有側重

  在今後的發展中,三個特區要找準自己的位置,明確主攻方向。

  深圳特區依然是關鍵,又是亮點,要繼續當好全國改革發展的排頭兵,以深港共建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為切入點,全面借鑒香港經濟和社會管理模式,更多地承擔綜合改革試驗的重任。全力提升與香港的合作,實現深港經濟一體化,面向全球,鞏固發展其創新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地位,建設成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國際大都市,為探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豐富經驗、樹立榜樣。

  珠海特區是新亮點,要率先推進社會體制改革,全面提升服務業發展規模和水平,充分利用粵港澳大橋建設機遇,把橫琴島作為珠澳一體化合作的切入點,在粵港澳經濟、文化、社會全方位對接與深度合作中不斷探索並形成特區發展的新模式、新領域,推動珠海經濟社會的大發展。

  汕頭特區是難點,要抓住作為對臺首批海上直航港口的契機,把增進汕臺人民往來、擴大汕臺經貿合作,作為汕頭新一輪擴大開放的突破口。在融入珠三角、參與海西區的同時,根據其區位優勢與資源稟賦,調整發展方向與戰略定位,重建特區發展的內驅力與源動力,加快發展步伐。

  從總體而言,經濟特區應成為“五類功能區”和兩個重要基地,即深化體制綜合改革的先行區、實踐科學發展模式的試驗區、擴大開放的重要國際門戶,中國———東盟自由貿易的起步區、探索粵港澳臺緊密合作的示範區、構築戰略性新興産業聚集區,打造世界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

  未來特區通過改革發展實現“五大轉型”

  一是進一步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實現從管制型全能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的根本轉型。二是進一步加快社會管理體制改革,促進社會發展從傳統社會向民主法治、公民社會轉型,實現公平公正。三是進一步強化自主創新、高新技術、高端産業帶動戰略,實現産業發展從低端向高端轉型,經濟發展從粗放向質量效益轉變。四是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發展由單一的GDP導向型向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環境綜合協調發展導向型轉變;向節能、低碳、環保型經濟轉變。五是進一步推進區域經濟合作,使城市發展從單一化向城市群一體化、深港一體化、珠澳一體化、珠三角一體化,粵閩臺全方位合作轉型。

  特區當前改革與發展的著力點

  當前特區改革發展的方向和著力點主要有六個方面:一是著力弘揚特區人敢闖敢冒、敢為天下先、艱苦奮鬥的改革創新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繼續開拓前進。二是著力深化體制改革,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同時,加大政治體制、社會體制、文化體制改革力度,促進特區二次轉型。三是著力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和發展戰略,加快産業升級轉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構建現代産業。四是著力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構築特區人才發展戰略,把特區建設成為聚集人才、成果轉化基地。五是著力實施區域合作發展戰略,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共同發展。六是著力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以人為本,以改善民生為突破口,使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特區建設者。

  作者係中國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體改研究會會長

  在民主法治建設綜合配套改革上先行先試

  ●李羅力

  特區30年成就可從七個方面評價

  第一,特區是改革開放的起點。農村的承包制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起點,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的起點。深圳蛇口的一聲炮響,宣佈中國進入一個開放時代,所以經濟特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中國開放的起點。

  第二,特區是鄧小平理論的結晶和典範。鄧小平理論是指導改革開放的思想、旗幟,鄧小平理論的主要思想都集中體現在經濟特區的實踐中,包括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發展是硬道理、摸著石頭過河、白貓黑貓論等等。更重要的是,1992年,在我國改革開放進入一個大的挫折的時候,鄧小平視察南方,選擇深圳經濟特區作為主要一站,發表重要講話,從而成為扭轉局面的轉捩點,也體現出經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是鄧小平思想路線的結晶和典範。

  第三,特區從一開始就不僅僅注重經濟體制改革,同時也重視政治體制改革,如果沒有政治體制改革上的突破,沒有思想意識的轉變,沒有社會民主法治建設的同步進行,經濟特區是辦不成的。

  第四,特區政策不僅僅是優惠政策,特區政策的核心不是優惠政策而是“試錯”政策,就是讓你先試先行。在這方面,深圳經濟特區走了一條成功的路。那種認為“特區吃偏飯,靠優惠政策、靠倒賣發展起來”的看法是錯誤的。

  第五,特區精神不只是敢闖敢幹敢為天下先,還應補充三點,一是扎紮實實埋頭苦幹、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幹精神,二是不為名不為利不為官不為財的奉獻精神,三是艱苦樸素、克服困難的拼搏精神、奮鬥精神。

  第六,深圳經濟特區的成功也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飛地經濟”的成功。深圳經濟的發展不是沿著一般的城市發展道路發展起來的,深圳在中央建立特區以後,在特殊的地緣優勢和政策優勢下,尤其是後者,一下子把全國的資源集中到這一個地方,才形成了深圳的大發展。

  第七,中國經濟特區的成功,是對人類、對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大貢獻。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搞起來的,原來只有出口加工區,現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在搞經濟特區,經濟特區成為世界通用的一種模式,這是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模式的創造。

  今後深圳應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試

  特區本來的作用就是先行先試,在這樣一個定位下,我們再來看今後特區應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我認為今後深圳要做的事情是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試,因為它毗鄰香港,是最早最成熟的一個經濟特區,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相對比較成熟。能不能主要學習、借鑒香港好的做法,比如法治建設,政府的公開透明規範、高校運作,廉政公署,解決社會民生方面,社會對政府的有效監督,建立社會誠信體系方面,城市管理和社會管理方面等等好的做法。在上述方面香港都是比較成功的,與其去學習美英等西方發達國家,不如學習新加坡、香港,可能更有可行性。建議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深圳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實驗區,或叫民主法治建設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深圳如果在這方面在全國率先摸索出一套好的經驗,對中國的貢獻又將是無可度量的。

  作者係中國體改研究會副會長

  率先從外向發展轉到創新發展

  ●李金亮

  “投資驅動型”增長方式和“外向型經濟”形態不可持續

  近30年來,廣東經濟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從直接的意義上説,是由於廣東在改革開放中突破了先前阻礙經濟發展的兩大“瓶頸”———“全要素生産能力”和“市場規模”的嚴重制約,打破了經濟活動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循環的怪圈所導致。而經濟特區則更是在這方面起到了先行一步、率先垂范的榜樣作用。

  在經濟特區的榜樣之下,廣東在對外開放中從國(境)外引進了自身必需但又極其短缺的資金、先進設備、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使之與本土的勞動力和土地等資源相結合,形成了産品生産所必需的“全要素生産能力”,使得産品的大量生産不但有了可能而且成為了現實;在經濟特區的榜樣之下,廣東不但使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創建了大量“三來一補”和“三資”企業,進行大規模的産品生産,而且還衝破了國內外市場的阻隔,將大量的産品銷往國際市場,使之能在廣闊的國際市場上實現其價值。

  廣東在增強“全要素生産能力”和擴展市場規模中,形成了自身特徵相當明顯的增長方式和經濟形態。這種方式,就是“投資驅動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而這種形態,也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外向型經濟”。在這種方式下,廣東經濟規模的擴大,主要靠投入使用的資源數量的增加而促成;而在這種形態中,廣東經濟的不斷發展,則由出口作為主要的拉動力量和支撐條件。然而,從它的運行結果來説,它又是一種在資源、環境和社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價的增長方式,也是一種在透支後代權益和造成代際不公平的增長方式。因此,從長期來看,是一種不可持續發展的增長方式。

  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以創新推動內生增長

  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對目前的經濟發展方式進行轉換,對時下的一些制度安排進行改革,對出口導向的經濟形態進行更新。而這種“轉換”、“改革”和“更新”,説到底,就是創新。

  創新可以分為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兩大類。在經濟發展方式方面所要進行的那種旨在擯棄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舊方式,代之以節能、低碳、環保和高效新方式的創新,就是屬於技術的創新;在經濟體制方面所要進行的諸如優化産權結構、增強市場自由度和競爭性、建立公平分享型分配製度以及轉變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職能等等方面的創新,則是屬於制度方面的創新。

  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以創新推動內生增長,沿著這條道路向前發展,假以時日,必將出現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也將産生一種新的制度安排,也會形成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創新型經濟”。

  這種“創新型經濟”,從它的運行機制來説,是一種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經濟;從它的增長方式來説,是一種依靠科技進步,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為核心,創新推動內生增長,並以節能、低碳、環保、高效和“以人為本”為特徵的經濟;從實現産品價值的市場方向來説,是一種將國內國際市場相結合併以國內市場為主的經濟;而從經濟體制來説,則是一種以民有為主、主體多元、調控有方、追求公平以及政府以推動和促進創新為己任的經濟。

  經濟特區則應該擔負起一種新的歷史使命:率先實現從外向型發展轉上創新型的發展,從而為廣東的整體轉型摸索方向和積累經驗。

  作者係廣東經濟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