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乳業新國標是個倒退的標準嗎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4日 14: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4月,新版乳業國標強制性標準正式頒布,並從6月起開始正式實施。乳業新標準中,乳蛋白含量設定為2.8%,但1986年的舊版生乳國標中這個數值是2.95%,新標準中的這一數值為歷史新低。因此,新的乳業國標是倒退的標準的説法不脛而走。網絡上“乳業新國標倒退25年”的帖子被各大論壇瘋狂轉載。新國標引發的爭議也在行業內涌動,不少人認為乳業新國標沒有新意。

  其實,這個“倒退”就是新意。為什麼是2.8%,而不是2.95%或者3%?這其實不是對牛奶本身的評價,而是對奶牛養殖環境的評價。我們目前的生態環境狀況誰不承認是倒退了?那麼,奶牛生長在這樣逐步惡化的環境中,它呼吸著、進食著、傾聽著,它怎麼就可能生産出優質的牛奶?如果中國與新西蘭的牛奶指標是一樣的,你能相信嗎?在新西蘭,開發商修一條旅遊公路需經過一個牧場,牧場主認為路通了會破壞環境並騷擾奶牛而不同意,這條旅遊公路就此作罷。在中國,這樣的事基本是天方夜譚。所以,中國的國情與別人不同,中國的牛奶就不要去與別人“接軌”。事實也證明了這個道理,那就是“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想要彌補的不是牛奶的缺陷而是生態環境的缺陷。

  應該説,倒退的不是標準,而是奶牛的養殖環境,包括生態環境和競爭環境。所以,“支持新國標的專家”都是農業系統的,他們認為,“三聚氰胺事件”之所以爆發,正是因為過去的生乳標準強調蛋白含量的要求太高了,散戶奶農達不到要求,才出此下策。”這沒有錯,因為“散戶奶農”在中國奶業目前還是主力軍,不能無視。多少年來,大資本在搞規模化、集約化飼養,但是,如果體制機制不能與國外的規模化“接軌”,路也是很難走的。目前,由於奶牛養殖效益低迷,大牧場、大奶牛場普遍出現用工荒。而沒有穩定專業的勞動者隊伍,奶牛的養殖水平是難以提升的。所以,僅從這個角度講,中國的散戶養殖在相當長時間內還將是主力軍。今年,黑龍江雙城市奶農紛紛棄養,導致雀巢乳品加工廠大量産能無法達産。而這些奶農都是養了“25年”的專業奶農了,“棄之可惜”呀,逼得政府出臺了牛奶強制性的收購指導價。

  不管你是多麼現代化的乳企,牛奶都是農産品,都要與中國的國情、農情相結合。農業部辦公廳6月21日下發了《關於做好宣傳貫徹(生乳)國家標準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生乳”國家標準是依據《食品安全法》、《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要求,在《鮮乳衛生標準》和《生鮮乳收購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奶牛養殖現狀修訂的強制性食品安全標準,是保障乳品安全、規範生鮮乳生産和收購的重要技術措施,對促進我國奶牛養殖業健康發展、提高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各地要充分認識宣傳貫徹“生乳”國家標準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加大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力度。中國奶業協會7月6日也下發了《關於學習貫徹乳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通知》,要求各級協會要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乳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培訓,要規範企業行為,推進乳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實施。

  目前這場關於新國標的爭論表明,乳業內部對於“三聚氰胺事件”的認識依然模糊,本質上還是行業內産業鏈條的利益之爭。“三聚氰胺事件”沒有促成農企間建立新的利益機制,依然處在爭奪“話語權”的層面上。有些大資本在搞“全産業鏈”時竟然發出這樣的宣言:“以前,農民種養什麼,我們就加工什麼,消費者就吃什麼。以後,消費者想吃什麼,我們就加工什麼,農民就種養什麼。”

  我想喝蛋白質含量29.5%的牛奶呢?如果連唯物主義都不要了,標準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