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焦點訪談]“三舊”改造突破土地瓶頸(2010.07.11)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1日 20: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焦點訪談]>>


 

     

首播:

    CCTV-1

    07月11日 19:38

重播:

    CCTV-1

    07月12日 06:10

     

    CCTV-新聞

    07月12日 04:42

     

    CCTV-新聞

    07月12日 05:15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改革開放30年來,廣東經濟快車一直在高速前行,但是以前那種粗放型的發展方式現在已經使廣東部分地市的土地、能源等環境承載力接近極限。如何破解這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難題?廣東正在探索一條"三舊"改造的新路,就是改造"舊城鎮、舊廠房、舊村居",使之向 "新城市、新産業、新社區"轉變。記者走訪了"三舊"改造發源地佛山。

    石頭村舊村居改造:土地入股  農民分紅

    再過兩三個月,佛山市石頭村村民霍偉潮的一處舊房子就要拆了。除了這個舊房子,霍偉潮的另一處房子也在舊村居改造之列,兩處房子建築面積共500多平方米,住著他們一家5口。拆遷後霍偉潮將得到什麼樣的補償呢?霍偉潮告訴記者,他家拆的時候是500平方,現在補償650平方。舊村改造之前,石頭村蚊子、蟲子、臭水溝到處都有;舊村改造以後,他們家已經搬到了新的地方準備裝修,新家能你看到大海風光,霍偉潮很滿意。

    石頭村基本沒有農業用地,集體經濟收入主要靠留用地開發和集體物業。原有物業大多是單層出租,土地利用效益低,村集體經濟增長緩慢。舊村改造項目一提出,村民代表大會就表決通過了以下方案: 根據《土地管理法》和三舊改造政策,由村委會補交出讓金和地價款後,將集體用地轉為國有商業用地,再以土地入股招商引資,扣除回遷成本外,剩餘的物業收益由村集體與開放商分成,村裏佔30%多。

    以霍偉潮搬遷的新小區為例,原有土地面積上有300多住戶,改造後可以住1200多戶,土地容積率由原來的0.8增加到現在的2.3,土地使用率大大提高,這樣一來,集體土地盤活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農民居住環境也改善了,更重要的是還節省了開發成本,提高了農民收入。霍偉潮告訴記者,新建商業房的鋪位可以收租,村委會通過出租收租補貼農民,他們物業管理費用和小區費用都不用交。村民分紅,一年比一年利潤高。現在他一家五個人都有收入分紅,分了差不多16萬。

    羅南村舊廠房改造:算長遠賬  集約用地  騰籠換鳥

    為了避免改造中出現對原有業主利益的侵害,兼顧各方利益,在《土地管理法》的法律框架下,佛山"三舊"改造採取了多種靈活運作的模式。離石頭村不遠的羅南村,面臨的是和他們的鄰居舊村改造不同的問題:舊廠房改造。

    佛山市羅南村黨委書記關潤堯告訴記者,開始時他有一點想不通,擔心産業轉移以後,村民的就業和分紅有問題。實行舊廠房改造,羅南村一下要關停轉移11家陶企,直接影響到村民的就業和分紅。  不過仔細算算羅南20多年來發展積累下的環境賬和土地賬,村民們又很容易想通了。先説環境,陶瓷企業帶來收入增長的同時,也帶來環境的惡化。灰塵飛揚,空氣嗆人,經常下酸雨,村民自己都不願意住,外資更不願意來。再説土地,以平層建築居多的陶瓷廠雖説有10億産值,但與佔用的土地規模相比,投入産出比並不高。算清這兩筆帳後,羅南村民同意將一部分集體工業用地轉為集體商業用地出租,25年後收回土地和土地上建築物的産權;另一部分則轉為國有商業用地開發商住,村集體則以土地入股,與開發商利益分成。

    佛山市羅南村黨委書記關潤堯告訴記者,關停轉移陶企後,他們建成一個國際環保城,年底可以投入使用,電動自行車,電動車,2000家環保企業進駐。還將建一個8萬8平方米的一個大的商業中心,還有一個9萬平方的五星級酒店,建成以後,綠化面積比較大,以後就相當漂亮一個地方。同時,在轉移改造過程他們積極保障村民利益不受損。一是安排他們就業,第二點解決好分紅。集約使用土地後,原來廠房都是1層,現在6層、15層、32層,改造後建築面積比以前起碼大1.5倍。

    而轉移出去的那些陶企也利用這個機會,更新換代清潔生産措施,實現了産業升級。石頭村的舊村改造和羅南村的舊廠改造,做的都是土地的文章,改造路徑不同,但模式相似。

    佛山舊城鎮改造: 內涵式集約促産業升級

    與舊村改造的大拆大建不同,舊城鎮改造中的一部分項目,則通過市場拍賣的方式出讓土地,利用産業升級向土地的內涵要價值。

    佛山創意産業園1506創意城負責人邱代倫告訴記者,他們關注的是內涵式的集約,就怎麼樣讓每一平方它的價值最大化,讓它原來的每一平方産生的價值從100塊錢到1000塊錢。

    那麼佛山1506創意城原來這塊土地的內涵有著怎樣的價值呢?8間舊工廠、800戶舊民居和擁有500年曆史龍窯的南風古灶,這些城市化進程中被遺忘和拋棄的地方,在注入佛山陶瓷文化的靈魂後,以全新的方式重生,形成文化是魂、産業是根,可複製、可傳播的1506模式,並成功入選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案例。雖然有人擔心佛山陶企從2007 年的308家銳減到今年的42家,可能會影響到其建陶業領頭羊的位置,但近千家陶瓷創意産業的入駐,讓佛山正在向總部和設計研發中心轉型,佛山陶瓷整個産業面臨著從製造業向創意産業升級。

    佛山某陶企負責人李偉達告訴記者,之前他們所有的産品都是比較低端的,轉型之前,産品平均十來塊錢一平米,現在轉型之後,整個産品從幾十塊錢到一萬塊錢的産品都有。

    可以想見:以土地規模擴張換取經濟增長,這條老路如果繼續走,最後結果可能是經濟停滯、無地可開發。現在廣東的"三舊"用地超過175萬畝,而這個數字是國家允許廣東建設用地計劃數7年的總和。換個思路,像廣東這樣整合改造"三舊"用地,不失為破解土地瓶頸、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劑良方。如果各地都能換個思路,不打耕地主意,從建設用地的存量上找增量,兼顧到拆遷改造中各相關方的利益,改造也是可以和諧共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