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教育圖文 >

家長談兒童成長階梯標準 入學考試不改不敢鬆懈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7日 16: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改變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 教育部首設兒童成長階梯標準

  家長:入學考試不改就不敢鬆懈

  可有效引導科學育兒 記者探訪

  “防騙演習”教孩子拒絕誘惑

  15日,教育部網站公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首次為兒童成長設立階梯標準,以改變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昨日,記者走訪武漢部分幼兒園、家長和幼教專家,了解到各方對《指南》反應不一:幼兒園認為“減負”有了依據,一些家長擔心語文、數學等知識方面標準偏低,上小學難以適應。

  家長反應

  家長李女士説,一早坐公交上班,看到一個上小學的孩子坐在座位上,媽媽站在旁邊,拎著孩子的書包、自己的包和雨傘,根本沒有讓孩子分擔的意思。“讓孩子學會感恩,這個太重要了”。

  有家長認為,《指南》能讓家長教育孩子時少些盲目性。“如今一家4個老人養一個孩子,很多孩子嬌寵無度,缺乏責任感和自理能力,更不用説懂感恩”。

  然而,網上也有家長各種吐槽:“4歲知道感恩,6歲學會接受不同意見?有些人到40歲還不能體諒父母,60歲還不能聽進逆耳忠言”,“規定太粗了”,“養育孩子不能一刀切,指標化”。

  《指南》設定標準:每天睡眠要達11到12小時,戶外活動不少於2小時。

  對此,一些家長並不樂觀。為了將來能通過小學入學測試,很多孩子一週要參加四五個培訓班,根本沒充足時間睡眠、遊戲。家長表示,自己也不願意孩子這麼累,可只要小學擇校和入學考試現象不改變,就不敢有絲毫鬆懈。

  專家觀點

  可有效引導科學育兒

  “《指南》應該是家長和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的參照,而不是評價和衡量幼兒發展的‘標尺',不能將其作為訓練的‘清單'。”昨日,市教科院幼教專家陳紅梅認為,《指南》的出臺,對規範幼兒園教學、引導家長科學育兒非常重要。

  陳紅梅認為,幼兒園階段,重要的是引導孩子養成受益終身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態度,應注重全面的發展,而不是一味進行知識的積累,過早進入高難度的學習,會讓孩子出現厭學狀況。

  她提醒:“不要機械式的照搬標準,應通過兒童有興趣的遊戲化,生活化的方式,進行場景教學,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協調發展”。

  此外,對一些學習能力強的孩子,陳紅梅也鼓勵老師或家長通過適宜的方法,引導孩子學習有興趣的知識。

  記者探訪

  “防騙演習”教孩子拒絕誘惑

  新出臺的兒童成長階梯標準是否可行,昨日,記者探訪發現,我市一些幼兒園在日常教學中,已提前“嘗鮮”。

  “小朋友,吃不吃糖?阿姨帶你去找媽媽吧?”新學期第二周,萬科四季花城海麗達幼兒園一年一度的“防騙演習”悄悄進行。

  因之前經歷過“模擬”,大班、中班的孩子基本經受住了考驗。而小班、托班的一些孩子在玩具、糖果的誘惑下,掉進陌生人的“陷阱”。從事幼教工作17年的劉艷園長説,從2008年起,學校每年開展“安全教育周”,活動也從最初的講課,升級為消防、地震、防騙等內容的“實景演習”,幼兒學到很多實用知識,家長表示歡迎。

  “同學們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做什麼工作的嗎?”大江園幼兒園大班的黃蓓老師講到“各種各樣的工作”時,向全班提問。

  同學們紛紛説出家長的工作,但當老師他們是怎麼工作,孩子們沉默了。這節課的最後,老師提醒孩子們在家要多做力所能及的事。

  園長王曉露介紹,學校每週五放學時,會給每個孩子發一袋點心、水果,可當問到誰會把包裝的塑料袋繫上時,大班30多個孩子都被難住。“很多孩子不會繫鞋帶,在家裏吃飯、穿衣都是家長包辦”,一些家長把目光更多放在學習上,生活自理、學會感恩,往往被忽略。

  幼教專家提醒,幼兒園到小學銜接要做的,除學習適應能力的準備,還有社會適應能力的準備。(記者 宋蘭蘭 實習生 陳玉潔)

熱詞:

  • 長江日報
  • 教育部網站
  • 幼兒園教學
  • 家長教育
  • 兒童成長
  • 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