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王秀珍:奔喪前手寫165份停奶通知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30日 13: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瀋陽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淩晨跟訪:記者體驗送奶工王秀珍的艱辛與不易

  身邊的感動,我們來記錄

  12月1日,瀋陽晚報報道了送奶工王秀珍因父親病逝急需回內蒙古老家奔喪,在等車時手寫了165份停奶通知,安排兒子冒著嚴寒連夜張貼的事。王秀珍被訂奶戶譽為“史上最敬業的送奶工”。在操辦完父親的喪事後,王秀珍第一時間趕回瀋陽。12月7日,訂奶戶們如期收到了牛奶。

  眾人評説送奶工的“好”

  12月6日18時許,記者致電送奶工王秀珍時,她剛料理完父親的喪事乘坐火車返回瀋陽,“明早就恢復送奶。”據王秀珍介紹,每天淩晨2時30分到奶站領取牛奶,然後再分頭給165戶訂奶戶送奶。

  12月7日淩晨2點,明月高挂,寒氣逼人,街頭上車輛十分稀少,幾乎看不見行人。記者踏著冰雪來到鐵西新區勳望街輝山奶鐵西新區第一奶站時,奶站裏靜悄悄的,屋內的燈還沒有亮。

  儘管身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和棉褲,仍抵擋不住刺骨的寒風,記者不得不靠來回跑動來暖和一下快要凍僵的身體。

  2時30分,奶站屋裏的燈亮了,房門還沒有打開。2時50分,送奶工陸續前來領取牛奶,奶站房門打開了,仍不見王秀珍的身影。

  閒聊中,奶站工作人員對王秀珍平時的表現無不稱讚,“工作表現可突出了,在站裏22名送奶工裏業績排在前幾名。為人特別好,和訂奶戶們的關係處得特別好,站裏從沒接到有關她的投訴。另外,晚報報道了她的事跡,好多訂戶都打來電話説她的好。”

  2時58分,大部分送奶工都已取完奶走在送奶路上,可還是遲遲不見王秀珍的身影。奶站工作人員説,“她以往都挺準點的,今兒個怎麼還沒來?可能是路上有冰雪,路不太好走,再等等吧。她説今天給訂戶送奶,就一定會送。”

  送奶上下樓一路小跑

  3時零5分,記者遠遠看到一名頭戴白色帽子、身著厚厚羽絨服的女子騎著一輛破舊自行車疾速趕來。奶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人就是王秀珍。

  王秀珍送奶的交通工具是一輛電動車,停放在奶站旁邊,電動車上蒙蓋著塑料布,上面落滿了厚厚積雪。

  王秀珍在和記者打招呼的同時,手腳一刻沒停下,清除積雪、簽字取奶、裝箱、裝車。“這幾天一直都在忙,回家坐火車太累了,一覺睡過頭了。”

  由於一週沒動過,電動車的鐵鎖被凍上了,王秀珍打了好幾遍都沒打開。王秀珍點著幾張紙用火烤化了鐵鎖上的冰雪,這才將車鎖打開。王秀珍發動電動車拉上牛奶開始了送貨工作,記者隨行採訪。

  王秀珍邊行邊説,“我負責的這165戶訂奶戶比較分散,有的小區一幢樓就一戶,訂奶多的小區也不過十多戶,而且這些訂奶戶多數都是4樓以上的訂戶。”

  車駛上興華街,寒風刺骨,厚厚的羽絨服已被打透,記者的手腳都凍僵了。到了第一家訂奶戶樓下,王秀珍取出一瓶酸奶,一路小跑上了四樓,將酸奶投放在訂戶家門口的牛奶箱裏。從取奶到送完歸來,王秀珍只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王秀珍説,“這165份牛奶,我從2點半開送,得送到7點半才能送完,今天得8點多,路上一刻也不敢耽擱。早點送到,訂戶們早餐就能喝上奶。”

  記者的採訪都是在行進中完成的。開始時,記者還能隨王秀珍樓上樓下地跑,可接連跑了四幢樓,記者的腿腳就不太聽使喚了,無法追上王秀珍的步伐。

  從興工街到北一路,再從北一路到保工街,從保工街再到北四路,王秀珍日復一日地奔走在送奶的路上。王秀珍把最後一份牛奶投送進奶箱,已是8時10分。

  送完奶又做起鐘點工

  8時許,光明新村訂奶戶吳女士打開奶箱,看到了酸奶。其實,訂戶們不知道,當他們還在熟睡時,王秀珍早已將早餐奶投送到了訂戶們的奶箱中。吳女士説,“這個送奶工還挺講信譽的,説今天送奶真的就給送到了。”

  奶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王秀珍挺不容易的,送奶一個月能掙1300多元錢,送完奶還在外面一家飯店裏做臨時工。

  今年37歲的王秀珍在19歲時遠嫁來沈,6年前與丈夫離婚後,獨自撫養兒子。

  王秀珍説,“租房一個月300元,孩子上大學處處都得用錢,就靠送奶一個月掙的錢遠遠不夠。送完這些牛奶後,能稍微休息一下,10點多就得趕到九路市場附近一家飯店去做鐘點工。每天工作4個小時,月薪500元。”

  10時30分,王秀珍趕到九路市場一家飯店,開始飯店鐘點工的工作。

  雖然生活比較清貧,工作也挺累,但王秀珍十分樂觀,“累是累了點兒,能維持生活,憑勞動掙錢,再苦再累也不怕。等孩子大了找到工作,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説這些話時,王秀珍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瀋陽晚報主任記者 王立軍 實習生 付鳴川

  攝影 王 勇

  身邊的平凡的感動

  更讓我們尊重

  記不得是誰説的了,人是環境的産物。大意上是講,當人迫於生活的壓力,就能逼出自己的潛能。看看每天都要在淩晨時分爬上幾百層樓梯的王秀珍,我想,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生活的艱辛。

  王秀珍顯然是不容易的,除了送牛奶的工作之外,還要去飯店幹鐘點工,而她的動力就在於,她要讓自己的孩子過得更舒服,也過得更好一些。因此,如果説是家庭的責任感與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精神在支撐著王秀珍,讓她每天都精力充沛地衝上每一座高樓,那真一點兒都不誇張。

  這兩天,百度瀋陽吧裏一直在討論著瀋陽出租車司機的艱辛與不容易,而且爭論非常激烈。應該承認,一天十個小時以上的車開下來,任何人都會疲憊不堪,但若是與普通的送奶工王秀珍比起來,那麼你得承認,出租車司機的苦,也不過是相對的。

  偌大的城市裏,我們無從判斷哪一份職業是最艱苦的,哪一份工作是最安逸的,但我們應該承認,在我們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每個時刻,都有那麼一些人,披星戴月頂風冒雨,從事著收入不高但又非常辛苦的工作,那些建築工地上的農民工,那些寒冷冬夜裏還需要除雪的清潔工,誰容易呢?但若是沒有王秀珍們的辛苦奔波,沒有他們支撐起我們這座城市,那麼我們這些過得還相對舒適的城裏人,又如何有一個更漂亮更清潔更溫馨的城市環境?

  因為我們的城市離不開王秀珍們點點滴滴的努力,所以我們必須向王秀珍們致以敬意,這不是矯情,而是一座城市所應體現出的情懷與素養。

  (編者注:本文原載于瀋陽晚報,時間為2009年12月08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熱詞:

  • 王秀珍
  • 瀋陽
  • 送奶工
  • 誠實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