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一位送奶工和165份“請假條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30日 13: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提要:她是瀋陽市一名普通的送奶工,卻感動了全瀋陽市民。

  2009年冬天,父親去世後,她要回內蒙老家奔喪。臨行前,她寫了165份“請假條”:“對不起,我爸死了,從11月30日~12月6日停奶,12月7日送奶。送奶工!”,連夜爬樓張貼到全部用戶。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射進陽臺,你打開報箱取出報紙,是否會想到投遞員的艱辛?當晨風吹進開啟的紗窗,你從門外取進牛奶,聞到奶香,是否會想到送奶員的付出?

  在一座座繁華的城市裏,有無數平凡的勞動者,支撐起了我們生活的便利。38歲的王秀珍,瀋陽市輝山乳業公司鐵西送奶站的一名送奶工,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勞動者。

  這位普通的送奶工,卻以自己的誠信和敬業,感動了全瀋陽500萬市民。

  父親去世,回老家奔喪,和兒子一起,挨戶貼“請假條”——“我一定信守對用戶的承諾”

  齊眉的劉海、長臉、大眼睛;言語直來直去,有著東北去人的直率爽快;愛笑,一笑起來,隱約間還有酒窩。

  這是王秀珍給人的第一印象——讓人幾乎看不到一絲生活的苦澀和挫折。

  “習慣了!”這是採訪中,王秀珍説的最多的一句話。

  19歲從老家內蒙古,嫁到瀋陽,一晃快20年過去了。

  照常人看來,王秀珍吃了無數的苦。9年前離婚,一個人帶著兒子謀生,至今租住在每月300元的插間裏;每天淩晨2:30就起來挨家挨戶爬樓梯送奶,白天還要兼職做一份工作,沒黑沒白,沒日沒夜,沒節沒假,酷暑、寒冬都一樣。

  但王秀珍生活的很踏實,很平靜,好像一點都不苦。

  這麼多年,王秀珍幹過清潔工、飯店服務員、擦過鞋、銷售員,一直沒有固定工作。2008年5月17日,是王秀珍最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她成了瀋陽輝山乳業公司的一名送奶員。從此,每天淩晨2點多,就開始送奶。

  “其實,累歸累。我挺喜歡送奶這份工作,一個月1300元收入,還‘沒管沒收’(沒人約束),不耽誤白天工作。”

  “送奶很有成就感。”王秀珍笑著説,“當初,光明小區還是空白點,我硬是發展到了180多戶固定訂奶的。”公司對送奶時間沒有規定,但王秀珍要求自己必須在清晨7:30之前送完。“一個是我白天要兼職;還有就是人家訂奶的,都希望早餐都吃上,如果送不及時,就耽誤人家了。尤其是酸奶,當天的當天喝最有營養。人家給我交了奶費,我必須最早時間送到,這是我的承諾。”

  2年來,王秀珍一共耽誤過14天——父親病重7天,去世7天。其他時間,不管是颳風下雨,電閃雷鳴,還是暴雪酷寒,王秀珍從未耽擱過。

  鐵西區北一東路118號劉女士,至今記得那張特殊的“請假條”,帶給她的震撼。“11月29日晚上9點多,我回家後,在單元門上看到一張字條:‘對不起,我爸死了,從11月30日~12月6日停奶,12月7日送奶。送奶工!’看到這張字條,我心裏特別熱乎。父親去世了,這位送奶工還沒忘了我們這些訂奶戶,而且還在這麼冷的天兒,這麼晚還來通知訂戶,太讓我感動了!”

  去年11月29日早晨,正在送奶的王秀珍,突然接到內蒙古老家的報喪電話:“老父親因病去世了。”雖然悲傷至極,但王秀珍還是忍痛,將剩餘的牛奶送到訂戶家中。

  送完奶後,王秀珍馬上趕到火車站,準備回老家料理父親的後事。 “車票是13時36分,由大連開往海拉爾的。我當時也沒多想,合計著人家擱我這兒訂牛奶,信任我。我這幾天有事,不能讓客戶喝到奶,怎麼也得告訴人家一聲。”

  一邊等車,王秀珍一邊寫下了165則“請假條”。交代17歲的兒子李斌,“別忘了貼”。當天晚上,放學後,李斌拿著訂戶資料。挨家挨戶爬樓梯張貼。

  12月7日淩晨,奔喪歸來的王秀珍準時出現在奶站,這一天,訂奶戶們如期收到了牛奶。

  這看似平凡的舉動,被媒體報道後,感動了全瀋陽。

  回憶著這事,爽朗的王秀珍,突然忍不住抽泣了起來:“我最遺憾的就是沒有見上父親一面。在我9歲時,媽媽沒了,父親一人拉扯我和三個哥哥。本來合計著,以後發了財,買個房子,讓父親來享福,到死也沒實現。去年,哥哥去世,我怕耽誤送奶,都沒奔喪。回家一套在路上來回要5天。”

  “名氣大了,對工作要更認真一些”

  記者試圖體驗一下王秀珍的“工作狀態”,便和她一起去送奶。

  淩晨不到3時,王秀珍把電動車,停放在奶站旁邊。簽字、取奶,裝箱、裝車,然後到各個小區去送奶。

  一開始,記者還能隨著王秀珍樓上樓下地爬,可連續六幢樓,腿腳就不聽使喚了,酸麻,只好停了下來。“我這180多戶訂奶戶非常分散,有的小區一幢樓就一兩戶,大多數都是4樓以上的訂戶,都是老小區,沒有電梯,最高7樓,每天來回爬。”

  “你現在名氣大了,和以前相比,覺得有什麼不一樣麼。”記者問。

  “沒啥不一樣。要説有,就是覺得送奶時,要比以前更認真一些,要不然,人家會説,出名了,就不好好幹了。名氣大了,訂戶對我的要求也高了。”王秀珍説,“説實話,也很感謝媒體。我兒子的學校瀋陽裝備製造學校,免去了孩子的學費。”

  王秀珍的事跡感動了瀋陽,也感動了她所在的瀋陽輝山乳業公司,從今年6月開始,聘任她做了鐵西區送奶一站的站長。“這樣,就算有了固定職業,不用像以前那樣,白天再去做鐘點工或者服務員。” 王秀珍説。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王秀珍的兒子李斌很懂事,體諒媽媽的難處。為了讓媽媽白天有充足的時間,到奶站工作。他每天淩晨和媽媽一起,挨家挨戶去送奶,完工後再去上學。“這樣至少比原來節約1個多小時。”王秀珍説。

  送完牛奶,吃完飯,稍休息一下,就得到奶站上班;晚上下班,吃完飯,7點多,就得睡覺。

  每天的生活雖然清貧、疲憊、單調,但王秀珍十分樂觀,“是累了點兒,但憑勞動掙錢,再苦再累也不怕。等孩子工作後,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編者注:本文原載於人民網,時間為2010年7月11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熱詞:

  • 王秀珍
  • 送奶工
  • 瀋陽
  • 誠實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