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違規泄漏客戶信息易導致銀行信用危機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4日 0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融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把個人信用信息違規提供給第三方機構,這究竟是一件多大的事?

  當江蘇銀行上海金橋支行僅僅憑藉宜信普惠信息諮詢(北京)有限公司提供的查詢授權書,在未與客戶發生業務關係的情況下,就查詢了3.2萬餘人的個人信用報告,並將部分查詢結果提供給宜信公司時,這家開設在異地的江蘇銀行分支機構,可能根本沒覺得這事有多嚴重,也沒把這事放在眼裏。在他們眼裏,不就是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嘛。

  一下子查詢了3.2萬餘人的個人信用報告,還將部分查詢結果提供給宜信公司。作為對客戶信息負有保密義務的銀行,此舉對銀行信譽和客戶對銀行信心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

  雖然此次洩露的是個人信用信息,但眾所週知,銀行在日常業務活動中,同樣會輕易獲得大量包括客戶姓名、身份證號碼、個人電話、家庭住址、個人貸款記錄、年收入等在內的基本信息、交易信息和各類衍生信息。就個人信用信息而言,根據《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商業銀行應當建立保證個人信用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確保只有得到內部授權的人員才能接觸個人信用報告,不得將個人信用報告用於該辦法第十二條規定以外的其他用途。《辦法》第十二條規定,商業銀行辦理下列業務,可以向個人信用數據庫查詢個人信用報告:(一)審核個人貸款申請的;(二)審核個人貸記卡、準貸記卡申請的;(三)審核個人作為擔保人的;(四)對已發放的個人信貸進行貸後風險管理的;(五)受理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貸款申請或其作為擔保人,需要查詢其法定代表人及出資人信用狀況的。顯然,江蘇銀行上海金橋支行洩露客戶信用信息行為本身,已經違反了上述規定。

  舉一反三,聯想到一些銀行或者出於成本的考慮,對客戶信息疏于管理;或者為了謀取非法利益,違規泄漏客戶信息;或者信息保密意識薄弱,管理制度漏洞較多……總之,在他們眼裏,銀行客戶的個人信息庫,仿佛就是公共數據庫,誰想查就查,誰想要就給誰,很多非常敏感的個人信息資料由此流入社會,因此個人信息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毫無疑問,銀行如果不以類似江蘇銀行上海金橋支行這樣的違規洩露客戶信用信息事件為戒,不及時把信用安全納入風險監管,那麼,隨意泄漏客戶信息的直接後果就是,銀行信譽受損,客戶對銀行的信心受到打擊。由於銀行經營的是信用,一旦違規泄漏信息,導致客戶對銀行産生信用危機,那麼這樣的銀行可能會遭到客戶拋棄,銀行自身的健康發展也將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雖然看上去違規泄漏客戶信息,不會立即給客戶造成損失,但行為本身對客戶信心的傷害卻是短期內難以消除的。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以及不法分子利用客戶信息進行盜竊的技術日益先進,銀行必須將信息安全保護提高到相當高度,並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特別是那些熱衷於異地擴張的商業銀行,更應當警醒,千萬不要讓管理鏈條跟不上擴張速度,以至讓擴張的機構成為風險的引爆點。此次江蘇銀行上海金橋支行的違規行為,雖然只受到了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對其通報批評和責令整改的處罰,但銀行自身由此遭受的信譽損失,卻不是短期整改就能迅速“改”過來的。

  (來源:金融時報)

熱詞:

  • 客戶信息
  • 信息安全
  • 個人信用報告
  • 信息保密
  • 辦法
  • 泄漏
  • 個人信用信息
  • 銀行信用
  • 個人貸款
  • 準貸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