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流動人口總量接近2.3億 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速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9日 08: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國家人口計生委發佈《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2》稱,我國流動人口總量去年已接近2.3億,達歷史新高,佔全國總人口17%。這一龐大的人群正考驗著中國現行的社會管理體制。

  渴望融入城市

  “在總量劇增的同時,流動人口群體自身也發生了一些新變化。”國家人口計生委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

  目前,中國流動人口生存發展狀況出現幾大新特徵:一是流動人口規模龐大,新生代農民工成為主體;二是人口流向由東南沿海單向集中向多向集中轉變,新增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國家重點培育的城市群和城鎮化地區;三是流動人口穩定性增強,家庭化遷移成為趨勢;四是流動人口參保比重較低,權益維護有待加強。

  從流動人口代際轉換上看,第一代農民工的子女開始成為流動人口的主要構成部分。全國人大代表葉青説,融入城市意願比上輩強烈的新生代農民工正發生由“亦工亦農”向“全職非農”轉變、由城鄉“雙向流動”向“紮根城市轉變”、由“謀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轉變。

  翟振武説,流動人口是經濟發展活力的“風向標”、社會和諧穩定的“晴雨錶”,應對其人群生活狀態和需求變化給予高度關注。

  惠民新政頻頻出臺

  近日發佈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中明確,以輸入地政府管理為主,加快建立農民工等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由戶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擴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胡祖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總的來説將來基本公共服務要跟戶口、戶籍地逐步分離,相關制度也要進一步進行創新和設計。

  各地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農民工保障少、住房難、子女教育難等問題提出了多項措施,以促進農民工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

  江西省提出,將加強異地就醫結算能力建設,2015年全面實現統籌區域內和省內醫療費用異地即時結算,逐步實現外省醫療費用即時結算;南寧市提出,將以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為重點,積極穩妥推動農民工在城鎮落戶。適合農民工特點的住房公積金繳存和使用辦法等也在研究中;在長沙,已建立農民工子女入學工作機制,出臺了實施辦法,要求依法保障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合法權利。

  翟振武説,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在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更好地保障了流動人口的權益。

  均等不能止于口頭

  不過,隨著流動人口持續增長,各地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備受考驗。

  根據《報告》預測,未來十年全國城鎮人口年均增加1300萬-1600萬,其中,農村轉移人口1000萬-1300萬。翟振武認為,當務之急是把流動人口政策變成長期的,如農民工入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問題,要不斷推動政策和決策向公共服務均等化轉化,且不能僅停留在口頭上和紙面上,要落實在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務上。

  此外,翟振武説,目前中國還缺乏專門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法律法規,相關管理內容也多分散在《治安處罰法》、《戶口登記條例》、《身份證法》等法律法規中,法律上支持力度不夠。本報記者 田 麗 葉曉楠

熱詞:

  • 公共服務均等化
  • 流動人口管理
  • 統籌區域
  • 提速
  • 晴雨錶
  • 身份證法
  • 風向標
  • 亦工亦農
  • 謀求生存
  • 追求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