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名校不應當有屬地招生問題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0日 1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江蘇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月12日,北京今年本科一批錄取結束。其中,清華大學共錄取北京考生295人,在京總擴招比例達到45.3%。北大今年在京一批次擴招33.6%,錄取考生294人。對此,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於世傑表示,北京考生報考踴躍,而且生源質量較好是今年在京擴招的原因。( 7月30日《人民日報》)

  教育部2008年曾發文,明確要求部屬高校和有關部門(單位)所屬高校要按照“生源質量為主,兼顧地區平衡”的原則編制生源計劃,在屬地安排計劃的比例“逐年逐步調整至30%以內”。按照教育部這一文件規定,部屬高校屬地招生不得超過30%,這是一條不得逾越的“紅線”。幾個月前,清華、北大先後允諾,將在北京地區減少高考招生計劃投放。然而,清華、北大今年在京招生有“挑戰底線”之嫌。清華今年在京總擴招達45.3%,北大今年在京一批次擴招達33.6%,以致8名律師聯合致信教育部,痛陳“高招地域歧視”,引來網民們的猛烈“拍磚”。

  按説,挑戰了屬地招生的“紅線”,應當深刻反省。然而,清華將自己的行為解釋為:北京考生報考踴躍,而且生源質量較好。這個理由不成立。清華、北大是國內高校的精英代表,哪個學子不翹企?報考踴躍並非北京考生的專利。説到北京生源質量好,也難以服從。説一個地區的生源質量好不好,須有國內的統一衡量標準,這個標準有嗎?沒有。既然如此,憑什麼説北京的生源質量較好?你説北京的生源質量較好,我也可以説其他地方的生源質量好,誰説得對?

  清華解釋在京大幅擴招的另一個理由是:“包括了小語種、降分錄取的自主生、文藝特長生、體育特長生、體育高水平運動員等。”我們不禁要問:小語種、降分錄取的自主生、文藝特長生、體育特長生、體育高水平運動員等憑什麼一定來自北京的生源?憑什麼不能來自其它地區?難道北京人是國內的優等人種?

  不言而喻,清華、北大在京大幅擴招的行為,帶有明顯的“地方主義”色彩。其實,其它國內名校在當地招生都有類似的行為。戶籍在名校所在地的考生,無疑是幸運的,高考的成績相同甚至低一些,戶籍在名校所在地的考生更容易進入當地的名校。這是教育不公的表現,也是可以理解的。目前,眾多國內名校採取“部市共建”模式,辦學經費中地方財政投入佔了相當大比例。這些名校不能不對地方財政的支持有所回報,當地的招生名額自然要高於其它地區。

  針對清華、北大在京大幅擴招的行為,一些人主張清華、北大等名校對中西部地區以及一些生源大省實行政策傾斜,增加招生名額。這一主張極不現實,也會造成教育不公。一是增加的名額有限,無濟於事。二是照顧生源質量差的地區,對那些生源質量好的地區來説,會造成另一種不公平。

  在目前教育體制下,要實現教育公平,清華、北大這類名校的招生就應當貫徹優秀考生選拔制,即選拔國內最優秀的考生,而不是照顧高考成績較差的考生進名校。畢竟名校的生源代表著未來國內精英的戰略儲備。要想進名校,只能憑高考成績及實力。照顧高考成績較差地區的考生,只要進大學即可,不一定非進名校。為此,清華、北大這類名校不應當有屬地招生問題,也不應有政策傾斜,完全由考生自主選擇。為了擺脫“部市共建”模式對地區招生名額的掣肘,清華、北大這類名校的資金支持應當來自於全國,來自中央的財政支持。

熱詞:

  • 名校
  • 生源質量
  • 教育不公
  • 降分錄取
  • 高考招生計劃
  • 考生報考
  • 體育特長生
  • 錄取考生
  • 教育公平
  • 擴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