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長江日報:保護歷史建築需要新思維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6日 07: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武漢市歷史文化風貌街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明確規定,擅自拆除優秀歷史建築,須限期恢復原狀或採取其他方式補救,並處以最高50萬元罰款。該罰款金額與2002年修訂後的《文物保護法》中所規定的金額保持一致。

  武漢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着許多有價值的歷史建築。這些建築或本身具有藝術特色和科學價值,或能反映本市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又或為建築師代表作以及名人故居,在近現代發展史上具有紀念意義,理當予以嚴格保護。

  在中國高速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在保護歷史建築方面存在共性問題。在不少地方,堅守歷史建築而對抗城市規劃推進,或厲行商業開發而拔除歷史建築的事情,並不鮮見,有一些甚至不乏激烈和悲情。

  在不同人或不同利益主體眼中,歷史建築的意味是不一樣的。在一些人看來,歷史建築是歷史的留存,城市的記憶;在一些人看來,歷史建築佔據了空間和土地,而土地是稀有資源,需要價值最大化,這樣歷史建築就難免成為“眼中釘”或擋道者;而在另一種視角看來,歷史建築具有商業開發價值,可以變現,於是借歷史建築的“殼”搞多種商業經營,有些甚至弄得不倫不類。

  很多地方的城市化,一味求新,恨不能一夜之間讓城市變得簇新。這種過於求新的觀念,會對包括歷史建築在內的“舊”造成衝擊。拆除歷史建築是表現之一,其他還比如城市建築更新過快,城市設施用幾年就要求新求變。舊的要變新,新的還要再新,這樣的城市就會是無根的城市,沒有歷史的城市,最終會是平庸無趣的城市。

  我們希望城市擁有的歷史建築都得到最大限度上的保護,但是,不同的歷史建築,保護和重視程度並不對等。就拿武漢來説,沿江大道的租界建築群,由於其區位顯赫,建築富有特色,是武漢的形象和地標,往往能受到更多的保護。而一些位於偏僻地段的歷史建築,或無法成為形象地標的,也許年頭更為久遠,但未必總是能受到關注。

  我們並不是主張所有歷史建築都原封不動,如果這樣,城市可能就沒法發展。隨着時代的變遷,新的交通設施,新的公共空間,新的公共建築,都會拔地而起,這是城市化最直觀和外在表現。

  歷史建築和城市化發展,很多時候被視為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非此即彼,對抗激烈。我們認為,城市保護歷史建築可能需要一種新的思維,既要審視城市化本身,也要重新看待歷史建築的時代價值,兩者完全可以融合共生,共同成就城市的榮光。在這方面,國外一些城市比如巴黎、羅馬等能夠提供借鑒。

  還要看到,城市化進程本身,是城市中各方利益互相博弈的過程,涉及多元的觀念、階層和人群。因此,歷史建築的保護,既是一個文化議題,有時也是一個社會政治議題,這一點同樣需要被意識到。

熱詞:

  • 歷史文化風貌
  • 歷史建築保護
  • 歷史文化名城
  • 眼中釘
  • 文物保護法
  • 建築群
  • 公共空間
  • 名人故居
  • 市人大常委會
  • 民俗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