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長江日報:孝道的理想與現實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9日 07: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大校長周其鳳近日回湖南瀏陽老家給老母祝壽,引發熱議。有人説,孝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追溯到2009年,北大曾在自主招生政策中提出“孝敬父母”的要求,據説那是“道德底線”。

  按照孔夫子教導,“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人子必須在家盡孝,這是孝的基本要求。如果把孝作為人的“道德底線”,那現在失守道德底線的人就太多了:全國有2億以上流動人口,他們長年漂泊在外,一年難得回家一次,在家盡孝就是空話。就是周校長,10年前老母80大壽,他“不克”返鄉;90大壽,他是13日來,14日走。形式上走過場易,真正盡孝難。

  “孝”的本義,從“老”從“子”,指人子善事父母。它的基本含義,用孔子話説,曰“養”曰“敬”。從經濟上説,孝是傳統農業社會一個解決養老問題的方案;而從政治上分析,它是君權的一個邏輯起點。在家裏,兒子必須順從父母;就國事來説,普天之下必須忠於君主的權威。 

  但一個“忠孝不能兩全”的困境出現了:孝必須在家事親,而忠君必須離家做官,或帶兵打仗。士大夫在做官之後,為前程而忙碌,不能回家“承歡膝下”了。明朝時,朝廷不得不規定,父母去世,官員必須辭職回老家守喪3年。但張居正不甘心屁股要坐3年冷,上演過“奪情”鬧劇。

  可見,孝不是“道德底線”,而是一種道德理想。社會希望人子孝敬父母,而人子不過盡力而為。

  孝在現代社會的困境,比古代“忠孝”衝突更深刻,進一步抽空了孝道的內涵。現代經濟,在全球範圍內對人力、資本和資源進行配置,家庭分離成為全球性現實。由於知識、觀念與生活方式急劇變遷,人類“代溝”日漸擴大,子女與父母的文化差異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孝的口語叫“孝順”,但家庭規模趨小表明,年輕人的獨立性越來越強。

  不是子女不再順從父母,而是父母意志被視為對年輕人個性的束縛。上世紀初,胡適宣言“要我的兒子做一個堂堂的人,不要他做我的孝順兒子”,陳獨秀甚至直斥“百惡孝為先”。即如今天的人,在老母面前跪與哭不成問題,但很可能第二天即絕塵而去。兩代人之間的情感疏離,不言而喻。

  今天來理解,孝應當是家庭成員間的親情,要大家相親相愛。單向提倡一種子女對父母的孝,無助於維繫家庭親情;提倡相親相愛,方能彌合“代溝”於萬一。也許很多人強烈意識到的是自己對父母的責任,但我們也有一個與子女相處的問題:不可強求子女孝順,我們的責任是扮演好父母的角色,為此最好是給子女一種平等的地位。

熱詞:

  • 道德底線
  • 自主招生
  • 代溝
  • 孝敬父母
  • 孝道
  • 校長
  • 陳獨秀
  • 2009年
  • 做官
  • 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