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丁永勳:“量産”孝子如何才是可能的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1日 09: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10月30日,中華小孝子培養工程在中國兒童中心啟動。中國倫理學會慈孝專業文化委員會計劃用五年時間,在全國培養百萬4至6歲的中華小孝子,並倡議天下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有孝心,為孩子做孝道榜樣。(10月31日《新京報》)

  那邊喬布斯去世,有地方宣佈要培養上千名“喬布斯”;當前社會對孝道的淡化比較焦慮,就有人計劃培養百萬孝子。這可能就是所謂缺什麼補什麼吧。不過新聞裏沒説清楚,他們準備怎樣實施這個“孝子培養計劃”。這次活動的發起者,是一個叫中國倫理學會的學術類社會團體,如果他們準備利用社會組織的優勢,繼承發揚傳統文化,倡議全社會培育孝心、弘揚孝道,倒不失為一件好事。不過,根據以往的經驗,一些高調的宣傳往往只是為某種收費培訓活動背書的,可能利用人們對傳統孝道淡化、家庭教育缺失的憂慮,來搞變相斂財。如果是這樣,再談什麼社會意義,就有點太不老實了。

  但願以上只是多慮。不過,我還真沒有想清楚,孝子應該如何培養,而且還能精確到多長時間,能在全國培養多少人?通過道德感化,還是物質激勵?

  最近,公眾對孝道關注比較多,先是北大自主招生,將是否孝敬父母作為能否獲得推薦的一項指標;然後是深圳一名青年“才俊”多次毆打父母,在全社會引起關於孝道的大討論。二者放在一起,似乎説明,我們還是非常推崇孝道的,甚至將其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但是仍會發生呵父罵母這樣衝擊人倫底線的事。不過,極端的事例哪個社會都有,兩者之間也許並無關聯,但在我們這個強調百善孝為先的民族,孝道的弱化,確有不少事例可證。這促使我們反思,重建孝道是可能的嗎?孝道該如何培育?

  在中國傳統社會,孝曾被提升到治國之本的高度,孝也是選拔人才、品評人物的基本標準,孝不僅是道德標準,也是很多法律的基礎。但對孝道如此重視,並未能最終通向一個道德完美的社會。古代社會強調百善孝為先,是與綱常倫理相適應的,這種走向極端的要求,也曾造就很多偽孝、愚孝的典型,集中體現在前人所批判的“二十四孝”裏。非孝,也成為新文化運動中知識分子激烈反對傳統禮教的重要突破口。

  現在來看,對孝道的全盤否定,自然有矯枉過正之處,傳統孝道也有不少可以汲取的精華。無論何種社會,人倫之愛、親人扶持,都是無法取代的溫暖和力量之源。不過,不同時代和不同社會,對孝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言聽計從是孝,衣食奉養是孝,還是理解陪伴是孝?古今中外,都有不同的標準。

  總的來説,孝是一個道德倫理問題,又與制度、規則和觀念等因素直接相關。社會關係的構建、家庭觀念的變遷、社會保障水平的高低,與社會成員對孝的理解和踐行都有直接關係。因此,雖然深圳那位青年打罵父母絕對不應該,不孝的罪名無可推卸,但在了解更多真相之後,人們在譴責之餘也開始對他有些同情。有人從他的遭遇中,解讀出基層公務員面臨的巨大壓力、“鳳凰男”的痛苦掙扎等現實背景,進而反思城鄉二元分割、上升不易、養老保障缺失等社會問題。

  總之,對於孝,當然要大力弘揚,也可以倡導表彰,更可以為弘揚孝道創造適宜的環境,卻很難通過某種方法精準“定向培養”。可以理解一些人對孝道弱化的焦慮,以及實現完美道德的良好願望,但倫理道德不是淩空虛蹈的高調,而是需要通過社會建設、制度完善培育良好道德成長的土壤。尤其對公共部門來説,不適宜直接充當道德裁判,只需通過立法和公共行為,守住基本的道德底線、做好表率就行了。(丁永勳)

熱詞:

  • 量産
  • 自主招生
  • 孝子
  • 喬布斯
  • 定向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