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德媒:探秘中國“冠軍搖籃”什剎海體校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8日 10: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京市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被視為世界冠軍的搖籃。6歲的小女孩繃著小臉,每天在這裡訓練數小時,保證旋轉要完美到位。體操大廳的墻上挂著一面巨大的五星紅旗。標語以一種共産主義的宣傳形式時時告誡體育新秀們,為奧運而訓練;沒有個人英雄,只有成功的團隊。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報道,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位於北京市中心,是一所寄宿制學校。這所學校為中國培養了多名世界冠軍,它是中國允許記者訪問的不多的幾所體育學校之一。不過,記者不能同年輕的體操運動員交談,但可以同10來歲的乒乓球學員進行對話。

  張揚(音)兩年前從陜西被選中到北京訓練。他説,每天下午都訓練兩個半小時,晚上再練一個半小時。這是一種把一切都奉獻給體育的生活。

  報道稱,中國沿襲了蘇聯的運動員培養制度,還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挑選出他們中的優秀苗子,進行培訓。很多孩子來自農村,他們希望就此打個翻身仗,成就事業。在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孩子們先被測量身高,然後將他們分到不同的體育項目。之後,數年的嚴格訓練便開始了。這些年來,這類如同軍事化的訓練招致了不少批評。

  批評者認為,中國只在一些“非大眾化”的體育項目上取得了成功,比如跳水和體操。在田徑領域,除了跨欄運動員劉翔外,基本上沒有其他來自中國的優秀運動員。到目前為止,中國還稱不上體育大國。中國還缺乏體育發展的普及度,還沒有出現一種體育文化。這一點並沒有通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得到改觀,雖然人們曾對此許諾不少。

  但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的副校長石風華認為,恰恰如此,中國才更需要體育學校:“跟同齡孩子相比,一個青少年運動員要犧牲許多娛樂時間,在受教育的系統性方面不是特別完整。其他孩子則將大量時間投入到學習上,他們在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方面,不見得比我們的青少年更優秀,今後在社會上的適應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包括在競爭中抗壓的能力,不見得有我們的運動員優秀。”

  報道指出,機械的軍事化般的訓練,不見得能培養出世界頂尖運動員,這一點,中國的體育官僚也早已意識到。據媒體報道,今年出征倫敦的奧運隊伍中,外籍教練的數量超過以往。中國的部分游泳運動員在澳大利亞接受訓練。外籍體育專家為培養“精英中的精英”大作宣傳,即有的放矢地制定個人訓練計劃,而不是機械訓練團隊。

  但在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人們仍然按照創造了不俗成績的老一套辦,那就是:鐵一般的紀律以及必勝的信念。

熱詞:

  • 什剎海體校
  • 外籍教練
  • 體育學校
  • 運動員培養
  • 體育項目
  • 世界冠軍
  • 中國
  • 優秀運動員
  • 共産主義
  • 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