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樓市調控:多重博弈之下前行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6日 06: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熱點專題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記者 葉鋒

  近期,一則“珠海樓市雙限令鬆綁”的消息在微博上廣為傳播。雖然珠海有關部門很快進行否認,但敏感的輿論再度猜測地方政府“微調”樓市政策的意圖。

  樓市博弈愈演愈烈,這是對政府自身決心和能力的重要考驗。一旦把握不當,便可能對市場自身運行、政府公信力都形成負面效應。合理看待並應對樓市調控遭遇的多重博弈,甚為關鍵。

  此前,類似的地方“微調政策”傳聞已多次出現。一些試探之舉順利“闖關”,不少措施則被中途叫停。

  市場和行政力量的博弈也在明顯加劇。雖然政府部門幾次“喊話”調控不放鬆,但市場仍出現了一些讓人擔憂的跡象:一些城市又出現了排隊買房、開發商漲價,樓盤降價面和降價幅度均在縮小;“地王”再度歸來,房價上漲預期強化。此外,信貸政策的變化,客觀上也在助推房地産市場的回暖。

  在市場內部,開發商、二手房房東、購房者之間的博弈更是從未停歇。近段時間,“樓市已見底”“穩增長必先‘救市’”等聲音甚囂塵上,不少擔心房價上漲的購房者已放棄等待、爭相出手。

  中央政府已關注到市場面的新動態,國務院及有關部門負責人近期的接連表態,再次向市場傳遞出“調控不放鬆”的明確信號。地方政府和房地産企業絕不能低估中央調控樓市的決心和能力。一旦引發房價快速反彈,便可能進一步招致嚴厲調控,使樓市理性調整的步伐受阻,對各方都帶來不利影響。

  但現實問題也需要正視。比如,部分剛需因市場預期不明而持續觀望,合理的購房需求難以釋放;保障房、教育、水利等與土地出讓金挂鉤的民生支出受到“拖累”;鋼筋、水泥、家裝、家電等幾十個與房地産相關的行業也持續低迷。從長遠來看,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商品住房供不應求的矛盾將持續一段時間,房地産市場化改革不容遲滯;一旦行政手段“用藥”過重、時間過長,便可能對市場本身的正常運行造成干擾,為後市埋下更深的隱患。

  對地方政府和房地産企業來説,調控將成為常態,指望依靠房價暴漲賺“快錢”的時代已經過去,降低對房地産的依賴、加快産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房地産調控是一場“攻堅戰”,是對企業的歷練,更是對政府的考驗。如經濟學家許小年所説:欲降房價,必先扭轉市場預期;欲扭轉預期,必先調整利益;欲調整利益,必先推動體制改革。 (據新華社上海7月15日電)

熱詞:

  • 樓市
  • 調控
  • 多重博弈
  • 微調
  • 闖關
  • 攻堅戰
  • 地王
  • 用藥
  • 開發商
  • 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