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劉晶瑤:前移的是起跑線,失守的是教育底線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2日 10: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實際操作中,幼升小面試的陣勢,儼然逼近中考、高考或各種各樣的成人考試。小學實驗班、重點班選拔時“經常筆試語文、數學、思維、英語等,難度甚至超二年級綜合認知水平”。在上海,某所重點小學報考人數高達3000余人,而該校最終僅擇優60名學生。(7月11日《中國青年報》)

  “在上海一所重點小學前,上千名家長直接被攔在了校門口,孩子必須獨自走進校園,等待他們的是200道邏輯題。這些題目隱藏著數列、奇偶數等知識點,考生還必須能綜合分析圖形大小變化和顏色變化的關係。每道題都有A、B、C、D、E等5個選項。每做完一題,計算機自動關閉對話框,考生沒有機會再檢查。”報道中的幼升小考試方式,應該會讓很多成年人感覺似曾相識,是的,這不就是公務員考試中的行政能力測驗嘛。難道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也需要具備如此高超的計算能力和分析能力嗎?

  這些年,“不能輸的起跑線”節節前移,這場始於出生的競爭,讓每個家長筋疲力盡,也讓孩子過早地失去了美好的童年。週末同學聚會,兩位爸爸都是獨自前來,一問才知,兩歲的寶寶都被媽媽帶去參加補習班了,尚在咿呀學語階段的孩子,就要承受課業的壓力,這種殘酷是任何父母都不願意強加在孩子身上的。然而,社會大環境如此,在屋檐下的父母們不得不低頭。話説回來,每個督促孩子加入“競賽”的家長,也是製造這股風氣的一分子。

  競爭的理念被灌輸到每個家長和孩子的血管裏,不斷前移的起跑線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教育的緊迫感。可是,這種緊迫感真的帶給我們好處了嗎?實際上,失守的教育底線,似乎未曾讓孩子們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裏,倒是讓不少人在本該學會如何為人的初始階段“溺水”了。

  中國青少年在世界科技類或學科類競賽爭金奪銀,已經不再是新聞,然而在遇到有臨場發揮能力、創意能力、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測試的競賽中,中國孩子都不免落後。根據2009年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這從一定程度上佐證了教育的失衡,那就是我們不是為了教育出能夠適應社會生活的人,而是為了教育出能在考卷上勝過他人的人。

  在國內教育的天平上,分數、成績、勝負所代表的砝碼遠遠超過懂得尊重他人、熱愛生活所代表的重量。當話題回到那些幼兒園孩子的身上時,就所能得到的讚賞來言,一個懂得將食物分給其他人的小朋友,要遠遠少於一個能流利背誦數十首唐詩、能迅速報出雞兔同籠問題答案的“小神童”。但對一個成年人來説,我們很清楚地知道究竟哪種素質會陪伴我們一生,不是那些隨著高考結束就再也用不上的數理化知識,而是基本的生活能力和道德素養。

  不讓教育底線失守,不讓不斷前移的起跑線繼續擠壓孩子們的發展空間。如何將這些呼籲從口號變成現實,給出答案似乎不難,但如何真正做到卻很不容易。不僅需要政府、教育部門、學校有決心有行動,還要看父母們如何選擇。

熱詞:

  • 教育部門
  • 孩子
  • 競賽
  • 家長
  • 報考人數
  • 對話框
  • 實驗班
  • 考生
  • 考試方式
  • 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