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油價“三連降”跌幅不及預期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1日 13: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月10日,蔣先生在青島東海路加油站翻看關於汽油降價的新聞。新華社發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吳凡)今天零時起,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汽油下調420元/噸,柴油下調400元/噸。這是國內油價首次出現“三連降”,但跌幅低於預期。多位專家認為,國內油價年內難有大漲,這或許為呼聲已久的定價機制改革迎來時間窗口。

  ■ 多行業從中受益

  東方油氣網監測,截至7月9日,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變化率已達到-9.624%。值得注意的是,6月9日國內調價時,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跌530元和510元,當時對應的三地原油變化率為-9.4%。而如今三地原油變化率波動幅度比6月下調時還大,為何下調幅度卻不及此前?

  北京石油交易所有關專家認為,此次下調小于預期,一方面可能是給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出臺做鋪墊;另一方面則為提高煉油企業生産積極性。

  油價下調後,物流、快遞、農業等“用油大戶”産業獲得明顯利好,同時私家車主、使用發電機的企業等也將受益。同時,本地出租車的燃油附加費也有望迎來下調。航空方面,由於民航客機使用的是專用航空油品,與國內成品油定價關係不大。

  據統計,本次成品油調價是5月10日、6月9日“兩連降”後,國內油價今年第三次下調,三次下調總額已達汽油1280元/噸、柴油1220元/噸。中石化深圳石油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下調成品油價格有助於增加用油單位和個人的需求,從而擴大消費。

  ■ 油價年內大漲機會不大

  “國際原油的全球需求不旺,沒有高位上漲的空間,短時間內不會上漲。”復旦大學教授殷醒明表示,此次油價下調在預期之內,主要是國際原油價格繼續往下,預計未來三個月,國際原油價格仍然會繼續下跌,加上國內經濟不溫不火,國內成品油價應該會繼續降低。

  中國石化協會信息部副主任祝昉分析,外界已預測隨著伊朗局勢變化,國際油價將不會繼續反彈上升。同時,受需求限制,加上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在尋求連任,多重因素之下國際油價也不可能反彈太多。

  ■ 定價機制改革迎契機

  此次油價調整,國家發改委罕有地進行了預告,並公開表示未來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需要選擇合適時機推出。昨天多位專家對此表達了不同看法。

  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表示,預告是好事,希望是常態化操作,不要是臨時性舉措。同時,修補油價機制應隨時可行,不用專門等待時機。按照國家發改委此前説法,新的定價機制是對現有機制的修補和完善,那麼就應該儘快修補,國際油價到什麼位置才是合適並沒有統一標準。

  “不可能有絕對的機會,我認為推出新的定價機制現在就是好機會。”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新機制出臺跟國際油價具體在哪個點沒有關係,是跟國際油價走勢有關係,目前國際油價正好比較疲軟。

  祝昉則談到,成品油定價機制應該依照市場規則,形成常態化調整機制。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表示,新定價機制推出的最好時機就是在油價下行時,目前應該是好時機。

熱詞:

  • 油價下調
  • 姚達明
  • 漲機會
  • 油氣商會
  • 油價機制
  • 油價走勢
  • 油價調整
  • 定價機制
  • 成品油定價
  • 國內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