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二三線城市樓市頻現爛尾 評:投資和規劃不理智所致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1日 09: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廣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廣網北京7月1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有媒體調查,目前內蒙古包頭240個在建項目當中,約有90%陷於停工,這些停工的項目當中,因為房企老闆跑路而造成的爛尾比例大約在15%,這成為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地産投資過剩,庫存積壓的縮影;再比如,近日媒體曝出在河北唐山開始出現多個項目停建或者緩建現象;湖南長沙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已經有9個項目的房企老闆因為資金壓力而跑路;如何來解讀這些二、三線城市樓市爛尾現象背後深層次的原因,他們有沒有共性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馬慶斌對此進行分析。

  馬慶斌:他們之間應該是存在一點共性。第一,前期在房地産市場一路高漲情況下,有的地方跟風發展,使得很多投機性或者投資性資本過多涌向一些大家看好的城市,或者城市的某一個區段,造成泡沫化。另外一個值得我們反思的就是,這些地方政府單純追求GDP的過程中,盲目的追求新城的發展,但是新城發展過程中,由於它的産業沒有基礎,交通、學校、衛生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務設施又上不來,所以很多樓建起來了,人也都不願意過來。投機性或者投資性資本的不理性與地方政府盲目的發展新城,這種兩個“不理性”遇到了一起,很多地方就出現了所謂的爛尾樓,或者現在所謂的空城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

  有業內專家認為,從全國角度來看,這種投資過剩只是表面現象,真正的問題在於開發結構,銷售機制和定價水平。

  馬慶斌:我想兩個問題需要注意:第一,短期來看,還是應該堅持當前的房地産政策,使得這個房地産價格,就像總理講的那樣,能夠回歸到老百姓接受的水平上。第二,從全國來看,土地城鎮化的速度遠遠高於人口城鎮化的速度,換句話説更多的地被徵用了,但是更多的人並沒有進入到城市,或者沒有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務,那麼這種情況下,就會使得很多很多人不願意去買新城,即使買了以後也僅僅是為了炒作,而不是為了自用。

  評論員簡介

  馬慶斌,山東泰安人,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國情研究中心。現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員,曾就職于國家發展改革委下屬的城鎮發展研究機構。主要從事全球化、城市化和産業發展研究,在區域與城市戰略、産業發展等方面研究。

  曾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宏觀經濟管理》《中國軟科學》等權威雜誌、《智庫報告》等刊物公開發表論文40余篇;合著《城市競爭力與城市生態環境》(康曉光、馬慶斌)。

  主持、參加國家“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城鎮化戰略研究”,國家財政部課題“産業結構調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基金課題“城鄉一體化研究”“中國土地制度研究”,中國科學院創新基金課題“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競爭力與城市生態環境關係研究”,聯合國兒基會“汶川地震震後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恢復評價”“科技進步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和制度創新研究”以及福特基金會資助課題“城鎮化進程中的非農就業”等數項課題。

熱詞:

  • 樓市
  • 城市競爭力
  • 産業結構調整
  • 宏觀經濟管理
  • 投機性
  • 新城
  • 城市競爭力與城市生態環境
  • 智庫報告
  • 中國軟科學
  • 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