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京報:退休年齡爭議要先厘清舊賬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6日 0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務之急是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消解“空賬”等負面因素,還需要用市場和專業的手段提高基金的管理水平。

  近日,關於退休年齡和養老基金的討論比較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提出一種方案:從2016年開始實施延長退休年齡政策;到2045年,不論男女僱員,其退休年齡均為65歲。此前,《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我國將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

  討論退休年齡和養老基金等先要了解一下我國的相關制度設定。公共養老金有兩種形式。一是現收現付制,就像去麥當勞餐廳吃飯,交錢方可得到食物。在職僱員交納資金,同期的退休員工領取資金,因此整個基金的運作有賴於代際之間的相互支持和承諾。二是基金積累制。與現收現付制相比,此基金的特點是風險個人化。在職僱員及其僱主向基金交納資金,僱員在退休時領取基金的投資或者其他收益。

  我國的養老基金的設計是相當精緻的,不是單純的現收現付制或者基金積累制。1997年,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規定,我國的養老保險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社會統籌就是基於現收現付制,也就是在職職工交納款項,而退休的人們有資格領取規定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部分則是基於基金積累制來運作,也就是靠個人在職時的積累和貢獻獲得養老保障。

  我國的養老保險的管理是分權的。地方政府負責其運營和基金的增值。比較棘手的問題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地方政府的統籌賬戶就出現虧空問題。為了保證退休人員能獲取養老金,地方政府挪用個人賬戶的資金,因此就形成了“空賬”問題。這使得一項設計很完美的養老制度從一開始就沒有得到認真的貫徹和執行。無論是現收現付制或者基金積累制都有一套預計的運作原則,一旦這些原則遭打破,負面效應相當大。

  “空賬”影響著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問題,還影響了人們對養老基金的信任。一旦人們不信任國家的養老安排,企業僱主和僱員就有各種理由和動機去減少當期的養老投入,因此退休人員的收入就沒有保障。人們對養老基金的感知也影響著政府的決策。雖然證監會主席郭樹清鼓勵基金入市,不過地方政府也不敢輕易將養老資金投入股市。一旦投資失利,地方的“空賬”問題會愈演愈烈。

  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政府需要證明公共養老基金的管理是相當穩健和成功的。其次,政府需要進行廣泛諮詢,在政府與民眾互動之中形成共識,這樣不論是養老基金管理或者退休年齡延後才有討論的基礎。因此,當務之急是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消解“空賬”等負面因素,還需要用市場和專業的手段提高基金的管理水平。新加坡、中國香港均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可供參考。(轉自新京報,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熱詞:

  • 空賬
  • 養老基金
  • 基金入市
  • 厘清
  • 京報
  • 退休年齡
  • 現收現付制
  • 基金積累制
  • 個人賬戶
  • 退休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