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進口食品"身份難辨 市民購買前須"三看"謹防貓膩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5日 0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7月5日消息:據《勞動報》報道,超市賣場裏印著各色外文字母的“洋食品”,打著進口的旗號,價格要比普通的國産商品貴上一倍。連日來,記者走訪滬上各大超市賣場後發現,沒有中文標簽的“進口食品”如霧裏看花,蜜餞類商品充斥著不少“假洋牌”刻意抬高價格。市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夏日購買進口食品前應注意“三看”,謹防貓膩。

  昨天上午,在汶水路大潤發的進口食品專櫃中,擺滿了標榜來自世界各地的洋美食。記者注意到,許多洋食品的外包裝上印有大量的中文字,比如一款“沙巴哇”的芝士口味紫薯幹,其紫色的外包裝上印有原産國越南的字樣,並標稱其中國代理商係廣西一貿易企業。有消費者針對這樣的中文包裝卻存在質疑,“這麼多中文字,真的是全進口的食品嗎?”而對於包裝上全印有外文的食品包裝,消費者也頗為疑惑,“比如全英文的包裝上卻沒有用英文註明在哪生産,挑選時有些吃不準。”

  記者看到,“進口食品”與相同的國産食品價差巨大。一款“韓韻蜂蜜柚子茶”,與便利店裏的銷售的同類産品包裝大小幾乎一樣,但正是包裝上的韓文産品名稱和英文的産品介紹,價格卻比便利店裏的柚子茶貴出不少。“蜜餞類的産品價差最大,比如貼有美國大西梅字樣中文標簽的進口西梅,價格比國産的要貴上一倍多。”

  市消保委提醒消費者,是否真的進口食品必要看標簽、看防偽標誌、看其進口的“身份證”。三看可以甄別進口食品的“洋身份”:一要看進口食品上是否有中文標簽,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和《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標識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説明書。標簽除標明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産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産者的名稱、地址、聯絡方式、保質期等內容以外,還應當載明食品的原産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絡方式。二是看進口食品上是否有激光防偽“CIQ”標誌。“CIQ”是“中國檢驗檢疫”的英文縮寫,該標誌2000年開始加貼。三是看“進口食品衛生證書”。消費者可向經銷商索要查看,該證書猶如進口食品的“身份證”,只要貨證相符,就能證明該食品是真正的“洋貨”。

熱詞:

  • 進口食品
  • 食品安全法
  • 身份證
  • ciq
  • 中文標簽
  • 洋貨
  • 沙巴哇
  • 蜜餞類
  • 柚子茶
  • 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