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大學搶“狀元”爭不來世界一流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4日 11: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教育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高靚

  今年招生啟動前夕,高校紛紛表示,不會發佈任何“狀元數據”。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據報道,北京兩所知名高校仍在競攬“狀元”。

  高考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誰能説在素質上有天壤之別?但是一些大學卻為這個第一,爭得不可開交。大學之間相互盯梢、公開交惡,對考生和家長不厭其煩地自我推銷,許以獎學金、出國的優厚價碼等。此時的大學,看不出教書育人之地的平和淡定,倒多了幾分商場上的不擇手段和娛樂圈的浮躁喧嘩。

  稍加留意,我們不難發現,最激烈的“爭搶”往往發生在水平相當的大學之間,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的攀比心態。對於外界的批評,大學或許要説自己很無奈。套用一句俗話,“大學也不願意輸在起跑線上”。

  按照這些學校的邏輯,大學若得不到好學生,就會威脅發展、難以為繼。這樣的邏輯,與大學海納百川、兼濟天下的胸懷與氣度相悖,與大學不拘一格培養人才的責任與使命相悖。培養和成才孰先孰後?學生的發展和大學的發展孰重孰輕?在功利心態的驅使下,難免本末倒置。

  高校爭搶優秀生源的背後恰恰是不自信──不僅要靠“狀元”的多寡來證明自己的聲望和地位,更要靠分數的高低來衡量所選的人才。國外名校拒絕滿分申請者早已不是什麼新聞。當前,中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內涵發展的新階段。多元選才、特色發展、鼓勵創新……回答“錢學森之問”,我們的思路也該日漸清晰。

  大學招辦深入基層,其職責本該是發掘有潛力的學生,並讓這些學生了解大學將如何提供適宜他們成才的土壤。若眼睛只盯著“狀元”,恐怕與未來“大師”失之交臂。華羅庚不是狀元,錢學森也不是狀元。按照今天的標準,他們的書桌該在何處安放?

  一項調查數據發人深省,恢復高考後的3300名“狀元”中,無一人成為某一行業的領袖。這説明,縱使“狀元”都是好料,但最多也只是“璞玉”,要成才還需要日後的打磨。

  在各高校競相追逐的氛圍下,“狀元”們很難遵從內心選擇。光環褪去時,因為目標不明確、學習無動力而走上網癮,甚至退學之路的“狀元”,並非沒有先例。

  放眼世界,一流大學拒絕滿分學生的不少,而優秀學生為了自己的理想、興趣,放棄頂尖名校也大有人在。如果中國大學迷戀分數、追逐“狀元”的勢頭不減,如何承擔創新人才培養的重任,如何引導基礎教育走出應試教育的窠臼?真如此,恐怕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路上,我們才真的輸在了起跑線上。

  (來源:中國教育報)

熱詞:

  • 狀元
  • 世界一流大學
  • 招辦
  • 璞玉
  • 大師
  • 中國高等教育
  • 分數
  • 生源
  • 考生
  • 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