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16年考古研究 歷史遺存保“真” 精心提煉“特殊性”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2日 15: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津網-數字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1日電我國申報的元上都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申遺”絕非易事,元上都為何能夠脫穎而出,一舉闖過“申遺”大關?

  考古研究有“硬貨”

  “16年的辛苦沒白費。”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廳長王志誠説,早在1996年,自治區就成立了申遺領導機構,並組織考古專家對元上都進行勘察調查,整理出大量歷史資料和豐富的研究成果。2004年,當地政府先後與相關學術部門聯合召開了5次國際性研討會,形成了一批有價值的論文。王志誠説,考古研究發現,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金蓮川草原的元上都遺址,是草原文化、農耕文化、西方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産物,具有典型的全球普遍價值。

  歷史遺存保“真實”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文物處處長王大方説,元上都的申遺成功,與歷史遺存的完整性、真實性密切相關。王大方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元上都遺址就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有效保護。包括整體格局清晰、保存完好的上都城、關廂、防洪渠、墓葬群等遺址遺跡;緩衝區涵蓋了敖包群和保留至今的蒙古族“敖包祭祀”等傳統人文景觀,以及濕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和沙地等蒙古高原草原特色景觀在內的遺址環境。

  精心提煉“特殊性”

  元上都申遺成功,與申報過程中“國際慣例”操作方式和精心研究提煉出的元上都“特殊性”有著極大的關係。元上都申遺過程中,並未做大量的“造勢”宣傳工作,只是組織專家學者按照國際慣例整理資料,一步步嚴格履行申報程序。

熱詞:

  • 特殊性
  • 申遺
  • 考古研究
  • 歷史遺存
  • 典型草原
  • 上都城
  • 考古專家
  • 研究成果
  • 國際慣例
  • 元上都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