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張博:“常回家看看”入法,我們需要做的更多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9日 11: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6月28日電, 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中國不容忽視的問題之一,由此衍生的家庭空巢問題日益凸顯。本週,人大常委會審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其中一個規定,“應多看望和問候老年人”被視作解決該問題的一種努力,然而其可操作性和效果卻引起了爭議。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力求將多看望和問候老年人,禁止對老年人實施暴力,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等等行為用法律的手段進行規範,其出發點無疑是正確的,老人們的精神需求,年輕人們應盡的義務,確實也是社會應當關注的問題,但在筆者看來,滿足老人們的這種精神上的需求更多的是需要社會道德層面的力量來進行約束,而並不是用法律的手段來明確年輕人在對待老人時的各項義務,而這項草案的爭議之處也就在於法律條例能否取代社會道德,換句話説也就是社會道德寫入法律條例的行為是否合適?

  個人認為,《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在其實際操作的層面上確實存在著缺陷,具體來説,看望和問候老人如何具體的體現在條例之中,這種對於老人的關心是否要用一個具體的數字來進行衡量,我想這樣的做法確實是不現實的,因為自古以來,忠孝理念一直是我國傳統道德觀念中重要的一個環節,盡孝道更多的體現在道德範疇內,在這樣一個範疇之內法律並不好拿捏一個“度”把年輕人對老人的關懷體現在法律層面上。

  在我看來,把“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條例未嘗不可,但由於它在可操作性上的缺陷,故我們不能把它與刑法相挂鉤,我們應當認識到此類法律條例所起到的更多的是一種鼓勵性和宣誓性作用,努力的發揮這種積極作用,促進國民提升道德水準和關愛老年人,讓全社會更好的關注“空巢老人”這一社會現象,而在解決“空巢老人”、常回家看看等等這類社會問題方面我們還需要尋找更好的且更徹底的解決方法,我們應當認識到這類問題其實質是社會老齡化的問題,在當代社會不斷發展和轉型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去適應這種社會老齡化現象,在多種制度上進行調整,而這樣的調整僅憑一紙規定是遠遠不夠的。

  在對待老齡化問題方面,不妨多學習我們的鄰國日本,日本政府更多的是在養老保險制度上下功夫,這種養老護理制度是一種“按需養老護理”,將需護理程度分成了不能站立、不能步行、不能脫穿褲子、不能排便、不能用餐、不能吞咽食物、不能記憶等級別,並按照這些不同的級別提供登門訪問型、赴養老機構一日型、短期入住型、入住特別養老機構型、入住老人福利院等不同服務,在此基礎上加強對敬老院等設施的建設,強調社會福利的地方化和一元化,加強地方政府對老人福利的責任和職權。這樣的做法就是真正將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上升為一個社會的問題,讓整個社會來共同承擔撫養和照顧老人的責任,當然,這與年輕人關心老人並不衝突,而是讓年輕人在盡孝道的時候有了更多來自社會的支持,這樣的做法,我們不妨去學習借鑒。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

熱詞:

  • 荊楚網
  • 空巢老人
  • 常回家看看
  • 入法
  •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
  • 護理
  • 入住
  • 人大常委會
  • 社會老齡化
  • 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