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老殘犯出獄亟須社會救助通道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9日 07: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手機看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李光明

  “自己養活自己都養活不了,沒辦法養活他……”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梅山監區(老殘犯監區)內設三監區副教導員徐傑將這條服刑人員家屬回復的短信,保留了一個多月而不願刪除。

  徐傑告訴我,這條短信是80歲服刑人員楊某的兒子回復的。當時,在梅山監區服刑的楊某大小便失禁,已在白湖醫院搶救多日,監區民警經過多方努力,通過老人所在村的村支書聯絡上了老人的兒子,希望他給老人辦理保外就醫,將老人接回送終,完成老人的願望,不想,遭到老人孩子的拒絕。

  收到這條絕情短信後,監區又通過當地司法所做工作,老人的孩子仍以各種理由拒絕到監獄來看望老人,辦理相關手續。“我們能明顯感受到老人從期盼到絕望的痛苦,更加劇了老人的死亡。不到20天,老人就去世了。”徐傑説。

  我原以為這樣的事算是極端的。但是,6月17日,當我走進梅山監區時,得知這樣的事情並不鮮見,甚至有的服刑人員親屬在老人需要時不聞不問,等到老人去世了,還想到監獄哭鬧試圖弄些補償,讓監獄不堪其擾。

  安徽白湖監獄管理分局的老殘犯監區有服刑人員1400多人,其中60%是60歲以上的老年犯或病殘犯,70歲以上的有100多人,最大的91歲。根據有關政策,服刑人員符合一定條件,可以獲得減刑、假釋、保外就醫,老殘犯更有“優勢”。但是,我發現:一些老殘犯對減、假、保並不熱心,尤其是年紀大一些的、有病的、來自農村的更不熱心,甚至不願意減刑、假釋或保外就醫。這樣的老殘犯所佔比例不小。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監區民警對我講,老殘犯出獄後基本上都是年紀大、無收入、多病,只會增加親屬的負擔,一些老殘犯的家人明確不願接納,甚至長期不探監、不聯絡。監區在辦理一些符合條件的老殘犯假釋、保外就醫時,前去徵求意見,很多老殘犯的親屬不簽字,致使相關工作無法辦理。這些都讓一些老殘犯對家人失去了信心,有的老殘犯為了能長期留在監獄,還會故意犯一些錯誤,甚至採取極端方式,要求監獄不要為自己辦理減刑、假釋、保外就醫。

  >> 下轉第八版

  >> 上接第一版

  “除了老殘犯家庭無力接納、不願接納等原因外,老殘犯目前處在社會救助的盲區,既成為家庭不願接納的誘因,也是老殘犯不願跨出監獄的障礙。因此,讓老殘犯有尊嚴地回歸社會,作為主渠道的社會救助需要與老殘犯實現無縫對接。”

  管教民警在調研中認為,社會救助有一套程序,多是等老殘犯釋放回家後再申請、申報,審批下來需要較長的時間,對於家庭困難或來自農村的服刑人員家庭來説,這就成了不願接納的主要原因。既然這部分老殘犯從條件上或是社會管理層面都可以得到社會救助,何不將老殘犯申請社會救助的審批前移,由監獄在老殘犯釋放、假釋、保外就醫前,向社會救助辦理部門提出救助建議:或辦理低保,或辦理大病救助,或直接安置在敬老院,讓老殘犯手持出獄通知及社會救助審批回歸社會。

  我想:如果這樣,老殘犯至少不會成為家庭的過重負擔,可以促進親情重建;即使仍有不被接納的老殘犯,但如果能夠直接安置在敬老院,也能讓社會的溫暖陪伴他們度過殘年。

  (來源:法制日報)

熱詞:

  • 社會救助
  • 保外就醫
  • 社會管理
  • 出獄
  • 監區
  • 假釋
  • 優勢
  • 民警
  • 白湖
  • 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