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宜居:城市本義的回歸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8日 15: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江門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宜居城市”(Livable city)的概念是1996年聯合國召開的第二次人居大會首次提出的。面對當時世界各地城市普遍出現貧困、擁擠、堵塞、污染、空間緊張和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聯合國提出了一個口號:“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一個家園,她充滿和平、和諧、希望、尊嚴、健康和幸福。”

  宜居城市的建設不是為外表,不是為建築的輝煌,更不是為城市管理者,它為的是市民的福祉。每一個宜居樓盤小區,都是宜居城市的重要細胞。樓盤小區是否宜居,最主要的因素是環境。一個上乘的宜居環境,體現的是方便、舒適、健康、安全。初級階段,居民希望所住的小區出行方便,購物方便,有便利的交通,有良好的社會配套設施。實現“方便”概念以後,宜居的標準就上升到舒適和健康這一層次。開發商在住宅規劃和施工過程當中,需要以此為重點。

  宜居樓盤不斷地被冠以新概念。前幾年,中央有關部門要求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新建綠色社區。以前,夏天的炎熱主要靠扇子和電風扇來驅除,但現在都用上了空調,人是舒適了,但能源損耗大幅提高。創造一種宜居的環境,不可能永遠處在一種傳統的狀態,需要不斷地提高舒適度和健康性。與此同時還要節約能源,以及保護環境,因此,房地産界在提倡宜居環境的同時,要融進節約資源的理念。

  宜居的最高標準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和自然的和諧更多地體現在綠色建築方面,同時還體現在人和人之間的和諧。適合人居住,不僅要與自然界友好,更需要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新的居住小區,除了擁有健康、舒適的環境外,還需要有相互和諧、友好人際關係,這才是城市能否宜居的重要條件,也是宜居的最高標準。在社區當中,如何創造更多利於人們交流的環境和場所,讓人們和睦相處,不單單涉及開發商,後期的物業管理也很重要。

  綜上所述,當下的宜居樓盤應該是關於人類社區舒適、安全、經濟和關愛等綜合因素的樓盤,表現為居民或社區設施的使用者對他們社區的社會和環境質量的感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安全和健康,包括交通、人身安全和公共健康;環境,包括清潔安靜、空氣清新和水流清澈;社會交往質量,包括鄰里和諧、公平交流、相互尊重、社區特性和對社區的自豪感。另外,還包括休閒娛樂、美學和現存的獨特文化和環境資源等等。

  作為承擔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安居等重要責任的房地産業,在建設宜居城市戰略下,應當及時調整發展模式和策略,將宜居樓盤作為發展理念,促進房地産業向可持續發展為特徵的模式進行轉型,為社會提供更具生態、節能、環保的宜居産品。這也是本報開展2012江門宜居樓盤價值榜評選的初衷。

  宜居樓盤不應只停留在概念炒作上,房地産業應該就以前的開發模式進行反思,對未來即將進入的全新的轉型和升級開發模式進行探討。中央的宏觀調控,倡導發展宜居樓盤,實際上是給開發商分派了兩大任務:第一是營造一個健康的樓市,使更多的人買得起房子,住得起房子;第二就是如何來貫徹好國家科學發展觀的方針,興建綠色GDP,給更多的人創造宜居的環境。(若愚)

熱詞:

  • 宜居城市
  • 科學發展觀
  • 樓盤
  • 開發商
  • 房地産業
  • 住宅
  • 聯合國
  • 居住小區
  • 樓市
  • 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