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銷售才是破局之道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7日 13: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建設報 中國住房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金周轉難題無疑是當前大多數房企面臨的首要問題,凈負債率甚高的綠城就是代表之一。去年經歷銀監會調查信託業務風波後,綠城不斷採用出售項目的方式來緩解資金緊張局面。但時至今日,與其去年底負債總額為1103億港元,凈負債比率高達148.7%相比,資金情況並無根本好轉。

  實際上,由於此輪宏觀調控周期的長度明顯超出了開發商的預期,綠城的問題其實是普遍性的。2009年和2010年市場處於順周期時,許多急於做大的開發商過度利用資本杠桿攻城掠地,在土地獲取和債務償還上估計過於樂觀。2012年,房企進入償債高峰期,限購的持續使得銷售回款無法緩解資金的高壓力,各種融資方式都成為房企圖生存的選項。

  還是以綠城為例,最近其改走第三條道路,通過引入戰略合作者加速融資速度。這種方式對於融入資金的企業無疑是有利的,雖損失了部分股權,但換來企業生存的延續。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從每一個項目本身的資金平衡來考慮,融資並不足以解決根本問題。一個項目的土地款、開發費用和稅費等成本項目並不會因為融資而減輕,只是以股權替代有息債可減輕一部分財務成本。所有的這些成本沖銷以及融入的資金回報,還是需要通過市場銷售回款來實現。庫存銷售不出去,融資緩解的不過是當前的壓力,最終不過是把更多人拉進這個擊鼓傳花、期待黎明到來的游戲。

  黎明什麼時候來?按照2008年的經驗,似乎早就應該來臨。但這一次調控明顯不同,中央一直秉持嚴格調控的論調。今年經濟數據雖不樂觀,但多方鼓吹房地産調控要放鬆,卻迎來最近四部委輪番的駁斥。近幾年來,保障房建設受到高度重視,其巨大的建設量對於實體經濟有一個基本的托底作用。有此底氣,中央政府的政策執行會更持久,房企希冀政策快速轉向不太現實,房地産商應該做好更長久的市場低迷準備。

  通過銷售來最終解決房地産企業資金周轉問題無非兩種渠道,一種是房地産企業喜聞樂見的政府救市方式,但上面講過這種可能性至少在近期難以實現;另一種是壯士斷腕式的降價銷售,項目的成本已經在那裏,尤其是2009年前後拿地的項目成本可能比較高,降價無疑是痛苦的事情,但是市場不可能永遠是順周期和好日子,享受過繁花似錦,自然也會有臥薪嘗膽。從邏輯上説,一個總是繁花似錦的行業,必然會吸引所有社會資金的進入和炒作,也必然最終以更激烈的方式崩潰。

  為什麼企業不願意儘快降價銷售?一是成本的考慮;二是希望能熬到救市政策出臺;三是當前限購政策下,真實需求的釋放是循着購房支出的高低逐次釋放的,先釋放出的是能承擔較高支出的需求,進一步的釋放需要更多一些的購房支出降低。前期一些降價企業已經把相對高端的真實需求給消化掉,銷售窗口的再次打開要麼依賴政府的降息、降稅,要麼靠企業更大力度的降價。

  因此,要解決整個房地産行業的資金周轉問題,政府要做兩件事情,一是給出明確的市場預期,調控政策不要再猜來猜去,給出時間表路線圖,描繪出未來的市場結構與管理政策,讓房企更明確地進行經營調整;二是通過降稅,包括企業的稅負,降低成本,使其銷售門檻降低,這其中也包括購房者的稅,降低其整體購房支出。綜上,釋放真實需求,在低價位上加快市場銷售和企業資金回籠才是解決房企資金問題的根本辦法。

(新民網編輯:)

熱詞:

  • 房企
  • 綠城
  • 破局
  • 2009年
  • 開發商
  • 房地産企業
  • 選項
  • 土地款
  • 房地産商
  • 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