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信仰]第二集 壯志換新天:信仰鑄就公僕本色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5日 21: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c05e3406411341afbd659ef1e25419b6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956年,在黨的八大召開之際,一位詩人寫下了這樣的感觸:“不要忘山鄉水村的那些母親,不要忘一同睡過破炕蓆的兄弟,也不要忘縫縫補補的姐妹情誼,他們的煩惱和困難要多多深思。這是我們的本色也是我們的來歷,把它像石碑一樣刻在心裏!人民,這就是共産黨員的上帝,所有的上帝都比不上他那樣神奇!”詩人能用美麗語言詮釋的共産黨人的公僕本色,是因為有更多的共産黨人,用自己的行動給他們提供了動人的素材。

    1962年12月,焦裕祿擔任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他一到任,就投入封沙、治水、改地的鬥爭。風沙最大的時候,他&&去查風口,探流沙;大雨傾盆的時候,他&&趟著齊腰深的洪水查看洪水流勢;臨終前,他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死後“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他要看著群眾把沙丘治好。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當中,“把人民裝在心裏”的著名公僕,還有福建省東山縣委書記谷文昌。

    離廈門不遠,有一個綠樹掩映的海島——東山島。島上綠樹成蔭,氣候宜人,有近21萬人居住在這個方圓188平方公里的小島上。由於生態條件好,這裡養殖的鮑魚一直是周邊市場上的暢銷貨。

    在島上,這樣的祭拜活動每年清明都會舉行,“先祭谷公,再祭祖宗。”已經是東山人不成文的一個習俗。老百姓年年祭拜的這位谷公,就是東山縣委書記谷文昌。
    1950年,當谷文昌隨解放軍南下來到東山時,他看到的是風沙肆虐的景象。東山島一年有大半時間刮6級以上大風,曾經有11個村莊被風沙掩埋,年年都有人外出逃荒。

    谷文昌帶領大家在東山島風沙最嚴重的3個災區種下了2萬多株木麻黃。然而,一場倒春寒,剛剛種下的木麻黃幾乎全部死掉,僅僅存活了9株。這個時候,谷文昌來到白城林地,把活下來的9株木麻黃看了又看,摸了又摸。

    到1964年,全縣造林就已經達到82000畝,400多座小山丘和3萬多畝荒沙灘基本完成了綠化,在194公里的海岸線築起了“綠色長城”。荒蕪的東山島終於變成了美麗的綠島。1981年谷文昌病逝後,當地群眾把他的骨灰埋在了木麻黃掩映的東山島上。每逢敬宗祭祖時節,老百姓都要首先祭奠這位為東山人民造福的共産黨人。

    在江西省蓮花縣玉壺山上,也有一座墓碑:老紅軍甘祖昌就長眠在這裡。甘祖昌1927年參加紅軍,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他頭部曾三次負重傷,1957年,已經是新疆軍區後勤部長、解放軍少將的甘祖昌,主動要求辭去領導職務,帶著全家回到了家鄉江西省蓮花縣坊樓公社沿背大隊務農。

    回鄉29年,甘祖昌和鄉親們一起修起了3座水庫,25公里長的管道,4座水電站,3條公路,12座橋梁。甘祖昌離職回鄉,工資還保留著將軍的待遇,這些錢用在集體生産和幫助貧困戶的,有據可查的就達85000元,幾乎佔了他回鄉29年全部工資的80%,而他對自己卻總是省吃儉用。

    有人問甘祖昌:你有官不當,有福不享,有錢不花,到底圖個啥?甘祖昌的回答是:“我們幹革命不是為了個人陞官發財,不是推翻一個剝削階級再培植一個新的特權階層。我們幹革命是為了解放全人類,實現共産主義。”1986年3月28日上午,躺在病床上的甘祖昌交待老伴:“下次領了工資,再買些化肥,送給貧困戶。”這是他最後的心願。當天中午,他因病情惡化不幸逝世。他一生征程萬里,從不肯停下來歇歇腳步,留下的是淡泊名利、心繫人民的公僕本色。公僕本色,是檢驗信仰真偽的試金石,是衡量信仰堅定性的標尺。做人民的公僕,是解讀共産黨人信仰最可寶貴的密碼。信仰,是一種可以傳遞、可以倍增、可以紮根的力量,有了千千萬萬以生命踐行信仰的&&人,跟隨黨的隊伍必定會越走越長。

熱詞:

  • 信仰
  • 第二集
  • 壯志換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