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濟南日報:城市公共治理豈能“畫地為牢”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8日 1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濟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最近一段時間,有些城市在管理思維上呈現“畫地為牢”的趨勢:比如,最近啟動試運營的北京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服務對象只限于北京戶口;杭州市新頒布的《杭州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條例》,對外來人口提出了高中學歷要求。(綜合6月17日《工人日報》、《京華時報》)

  開放的城市,除了要打破現實中看得見的高墻,更應該打破心理、文化、制度等隱性的墻。在城市治理者的眼中,樓可以有高低起落,路可以有寬窄,但公民的權利不該有貴賤。戶籍制度的存在,可以是屬地的約束,但不應有權利的囚禁。城市在公共服務上分本地外地,在城市準入門檻上以學歷對流動人口進行區分,這明顯是一種歧視行為。

  多年來,很多城市的發展得益於外來人口製造的紅利,無論是宏觀上的城市GDP,還是微觀中的生活點滴。無論是高樓大廈的建造,還是豆漿油條的服務。如果沒有這些外來人口,城市發展恐怕很難有如此高的效率。不可否認,有些外來人口也充當著城市破壞者的角色,但如果管理者不審視自身的職能,因之否定整個外來人口群體,未免太失公平。

  外來人口對城市的貢獻不可磨滅,但城市又反哺給這些建設者們什麼?高樓林立,竟然難以容下外來務工子女的一張書桌;交通網日趨完善,卻因為沒有本地戶口租不上一輛公共自行車;城市追求品味的腳步越來越快,卻容不下一個高中以下學歷的追夢者;城市的福利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越奢華,卻不能給為之奉獻的外來人口提供最起碼的社會保障……一些城市似乎習慣消受外來人口創造的一切,並認為理所當然,而忘記了最起碼的公平。

  戶籍掣肘,不應成為城市逃避回饋責任的藉口,也不應成為城市感恩“新市民”的障礙。城市公共治理,是服務納稅人的,並不只是服務本地居民的。在這片土地上,對待創造價值的人,理應懷有平等的尊重和禮遇,豈能畫地為牢、罔顧社會公平。外地人不能租用公共自行車,明顯是對外來人口的不信任;高中學歷的門檻,亦是城市人的自負與傲慢。以管理便利和素質為名,拒絕為那些城市創造價值的“新市民”提供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顯然是封閉畸形的公共治理理念。

  將公共治理的平庸和無能,歸罪于外來人口,城市管理者的心胸未免也太過狹小。如此,又怎能引領城市走向更高的層次。對外來人口的學歷素質設置門檻,實際上也是城市管理者對自己的管理能力不自信的表現。擁有更完善的管理,更週到的服務,低素質的外來人口才不會成為城市臉面上的“雀斑”。假如固守畫地為牢的理念管理城市,流動和創造之美難免會變成一潭絕望的死水。

熱詞:

  • 公共治理
  • 城市治理
  • 外來人口
  • 雀斑
  • 京華時報
  • 工人日報
  • 畫地為牢
  • 杭州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條例
  • 公共服務
  • 交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