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京報:“居有其屋,老有所養”別是夢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8日 14: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尋路中國》這本書裏,作者彼得海勒斯説了一句實話:在中國的城市裏,每個人最值錢的東西基本上都是住房。或許還可以加上一句,每個人最大的日常花銷基本上也是住房——有房的要還房貸,沒房的要出租金。

  近期據説房地産市場又有了起色:5月份40個大中城市中,八成住宅成交量環比上漲;又有關於“最牛實習生”的報道,説某大學女生在某樓盤實習售樓,一天提成就高達10萬;又有官員宣稱:“房地産仍將是中國經濟未來20年的發動機!”

  在遭遇各項經濟指標接連下滑後,為了“穩增長”,經濟從踩剎車重新轉向踩油門,房地産又被拎出來説事兒。儘管中央已多次表態“堅持房地産調控不動搖”,但一些地方政府已按捺不住救市衝動——貸款利率優惠、首付比例降低等“微調手段”層出不窮,甚至有些地方傳出限購放鬆的消息。

  房地産調控究竟放不放鬆?我們並不擔心會放鬆口風,卻擔心一些地方政府會暗渡陳倉,讓房地産調控的努力功虧一簣。房價至今並未回落到合理的價位上,至少對絕大部分居民來説,目前的房價遠未到可承受的地步。但經濟步伐一放緩,一些官員、學者就拋出房産拉動經濟論(如“發動機”),又或者拿住房“剛需”説事兒。

  但事實上,許多人之所以急煎煎傾其所有來買一套房子,更多是出於恐慌心理,這些購房者一次又一次相信了政策的承諾,在那些政策一再強調要力控房價加大供給,然而購房者們等到最後,卻發現房價早已挾裹著自己“居者有其屋”的夢想絕塵而去。

  如果借市場“微調”之名讓房價再度反彈,只會讓更多“剛需”望樓興嘆。或許放鬆調控能救一時之急,但卻將後患無窮——動搖政府的信譽、民眾的信心;經濟被房地産所綁架的現實再難扭轉,轉型步伐更加艱難。

  居有其屋,老有所養,這是大多數普通老百姓的夢想。房子的夢想一再磕磕絆絆,養老的前途也令人憂心忡忡。延遲退休上周繼續成為熱門話題。政府相關部門建議延遲退休的主要理由如下:民眾壽命延長,人口老齡化,養老金缺口巨大。同時人保部的説法也十分微妙——“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也就是延遲退休並非一刀切,而是彈性的,尊重符合條件的人“自願”延遲領取養老金。

  如果能夠實現自願退休、彈性領取養老金,自然是理想的狀態——有的人有能力有精力願意活到老幹到老;有的人希望早些拿到退休金、自行安排老年生活。這一美好初衷能否實現,我們卻不得不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我們已經不乏這樣的先例:不少出發點良好的政策,由於前期缺乏透明、充分地調研和討論,在執行中往往走樣。就如最初取消五一黃金周,提出此類建議的專家本意是緩解景區壓力,通過帶薪年假、“分散休假”讓國人能享受更有品質的假期。但結果如何?取消黃金周後,很多人發現帶薪假期只是一個傳説,而春節、國慶交通壓力則更甚以往。在目前養老金賬戶尚不透明的情況下,已被定義為“大勢所趨”的延遲退休也讓人不得不擔心:彈性領取養老金會不會毫無彈性可言,自願延遲退休會不會成為“被自願”?(轉自新京報,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熱詞:

  • 房價
  • 住宅成交量
  • 京報
  • 發動機
  • 微調
  • 有房
  • 住房
  • 居者有其屋
  • 老有所養
  • 購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