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教會如何智為方能呵護正氣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5日 15: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莞時間網-東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幾名小夥相約到塘廈一河邊玩耍。因河邊泥土鬆軟,一袁姓少年失足落水。一名熟悉水性的同伴奮不顧身跳水施救,將小袁成功救起。

  同伴奮不顧身救起不慎失足落水的袁姓少年,看來愛心和善良就在身邊,傳播著主流的社會價值觀。然而未成年人欠缺自我保護能力和自救能力,本身就容易受到傷害。最近各地發生的學生溺亡事件,有的就是因為不懂得怎樣救人而“陪同”的。

  任何敢於見義勇為的人,往往是一腔熱血、正氣和正義的正能量釋放。然而智為與巧為是門技術活,勇與智的完美結合,絕非天生的基因,面對複雜情況應急處置是否得當,更多的靠後天養成,既依賴學校開展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又離不開社會的整體良性氛圍,顯然前者更重要。具體到學生哥下水救人,如果學校開展安全教育必須注重實效性和常態化,依託相關的游泳課程,讓孩子在實踐中掌握更多自救和他救的技能、知識等。孩子們有內功武裝自己,危急關頭能夠靈活應對,具備自救和他救的最佳處理辦法,才有可能既保全了自己,又能該出手時就出手。

  恰恰教育界應當反思的是,空洞的説教太多,安全教育比較薄弱的環節難有切實措施“補短”,實效性和操作性都存在明顯缺陷。僅僅止于提醒,一味強調智為,卻不告訴、培育他們怎麼為,很可能演變成不為,青少年的美德在低位徘徊,社會正氣和正義將來靠什麼來呵護?這是個繞不開的話題。

熱詞:

  • 正氣
  • 實效性
  • 安全教育
  • 袁姓
  • 學校
  • 課程
  • 基因
  • 低位徘徊
  • 常態化
  • 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