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把孩子當朋友一起快樂成長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5日 06: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80後”步入為人父的階段,在感受為人父的幸福時,教育方式、父愛表達、對孩子的期待等事情,也列入他們緊張的日程表。與嚴肅含蓄的父輩相比,“80後”父親更為直接柔和,不同的教育方式,或許會讓下一代的人生更加精彩。

  有愛就大膽説出來

  “我要給女兒最好的父愛,不能像我父親那樣太過含蓄。”80後陳軍抱著寶貝女兒説。

  陳軍説,女兒今年2歲,為記錄她點滴的成長歷程,他花了兩個月工資買了一台單反相機。每逢假期,帶著妻兒和家人出去遊玩,讓孩子深入體驗大自然。如今,女兒的照片已經滿滿兩個相冊。“想給女兒弄個照片墻,長大後讓她知道我有多愛她。”陳軍笑著説。

  朱利林的兒子已經4歲,在家裏他常和妻子逗兒子,“爸爸媽媽哪個更愛你啊”。“我長這麼大,從沒聽父親説過‘愛’字。”他印象中,父親每天板著臉,一犯錯就打他。偶爾學習成績不錯,特別是參加奧林匹克比賽,父親買20串羊肉串獎勵他。

  孩子也可以是朋友

  “80後”與父輩的關係是父子情誼,教育方式是家長式教育。而“80後”在教育孩子上更傾向於朋友式。

  “和孩子做朋友,一起成長一起快樂,比把自己當作發號施令的家長要好得多。”市民陳辰説,養兒子就當養了個“兄弟”。平時在家,他努力做到和兒子平等,有事商量。妻子劉女士説,有時爺倆沒大沒小,互相稱名道姓。但這種教育方式下,兒子異常懂事。今年兒子過生日,恰好老人生病住院,陳辰沒時間也沒給孩子買禮物,發愁如何和兒子解釋。6歲的兒子在吃飯時,突然冒出一句話:“我不過生日了,把錢省下來給奶奶治病。”,一句話感動一家人。

  想起兒時,陳辰説,父親是工人,直到現在還是家長式作風,在家裏説一不二。父親總是用掃帚作為教育工具,吃飯時也要依次坐好,父親坐在最中間。學習上、生活上遇到事,他很少和父親説,偶爾説點事要先被責罵訓斥一番。

  “分分分”

  不再那麼重要

  在對孩子未來發展期望方面,雖然都為孩子好,但“80後”父親和父輩有較大的差距。

  剛當上父親的蘇先生説,他們這一輩人中,嚴厲的父親是家庭的主角,甚至主宰孩子的發展方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考個好大學”是他們灌輸的教條。年輕父親楊燕祥説,“讓孩子去飛,自由地去追,我就當個好朋友在一邊看著,不出大問題就好”。

  讓孩子有自己的愛好,把興趣發展為一生所追求的東西,為之努力拼搏,而不是一味提高學習成績,這是許多“80後”年輕父親的期望。

熱詞:

  • 80後
  • 父親
  • 孩子買
  • 教育方式
  • 兄弟
  • 分分分
  • 陳辰
  • 家長式
  • 成長歷程
  • 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