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以責任意識築起凈化網絡空間的防火墻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5日 01: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有網民在微博發帖稱余姚、慈溪兩地楊梅“噴灑了膨大劑”,一時間被大量轉發,引起了消費者的恐慌。後經省農業部門檢測,兩地楊梅並未噴灑膨大劑。發佈這條微博的網民也承認微博內容失實,並向梅農和網民公開致歉。(新華網6月13日消息)

  先有海南香蕉“感染病毒”,後有江蘇西瓜“打針增甜”,現在又輪到浙江楊梅“躺著也中槍”,真是冤枉的很。幸好農業主管部門該出手時就出手,及時澄清了真相,還了余姚、慈溪梅農們一個清白,讓我們也能夠安心地大快朵頤。其實細細數來,這幾年大大小小的網絡謠言讓我們目不暇接,從廣元“蛆橘事件”到以假亂真的“國家稅務總局2011年第47號公告”,從遍及全國的“搶鹽風波”到“網傳殲-10B戰機試飛墜毀”,幾乎社會生活的每個領域都可能滲透著網絡謠言。以至於一見到網上的奇聞異事,筆者都要強迫症式地先打個問號,“這是真的嗎?”

  網絡謠言屢禁不絕的原因是複雜的,當然不能排除某些人懷著“故意的惡意”製造和傳播謠言,但更多的情況下,還是因為普通網友在不了解真相的情況下,缺乏理性的分析,或者是對披著“言論自由”外衣的網絡謠言抱著一種過分寬容的態度。

  網上謠言氾濫帶來的危害毋庸置疑,輕則影響個人工作生活,重則引發社會震蕩、危害公共安全。究竟該如何破解信息毒瘤呢?俗話説“蛇打七寸”,筆者認為,除了政府及時公開信息、加大打擊力度外,根除網上謠言的要害更在於幫助每一個網絡參與者樹立起一種責任意識。不論是輿論的發起者,還是網站的管理者,或是圍觀的網友們,都要樹立責任意識,對自己的言論負責。自從互聯網誕生,尤其是微博盛行以來,信息傳播的範圍、速度早已不是原先街頭巷尾口耳相傳的時代可以比擬。每個普通網民借助鍵盤和鼠標,隨時都可以扮演信息發佈者、中轉傳遞站、時事評論員等多重角色,發佈在網絡公共空間的每一個觀點、每一句話都將毫無保留地趁現在世人面前。如果網絡空間中謠言橫行,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潛在的受害者。

  互聯網的精神是“開放、平等、協作、分享”,但離開“責任”,互聯網的“開放、平等、協作、分享”就是空中樓閣,變得遙不可及。網絡是現實社會的延伸,打擊網絡謠言,既要加強網絡管理,更要教育網民不造謠、不信謠、不議謠,在全社會形成“造謠可恥、信謠可悲”的共識,剷除謠言滋生的土壤。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離不開成員的積極參與。每天,面對網上撲面而來的大量信息,如果我們能夠多一些理性的分析,少一點過度依賴,多一些獨立的思考,少一點盲從輕信,多一些小心的求證,少一點大膽的假設,對於未經證實或者一時難以辨別的信息保持理性的態度,自然就能提高對網絡謠言的識別力和免疫力。這也正是我們每一個網民謹守法律的邊界和道德的底線的責任所在。

熱詞:

  • 網絡謠言
  • 責任
  • 責任意識
  • 網民
  • 防火墻
  • 微博
  • 網絡空間
  • 言論自由
  • 膨大劑
  • 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