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廣東惠州60億建山寨“奧地利小鎮” 遭嘲諷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3日 17: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看來以後國內遊客直接去惠州,就可以遊玩世界著名小鎮哈施塔特了。(國新提供)

  日前,惠州博羅縣一個名為“五礦 哈施塔特”旅遊小鎮的地産項目引起社會各界的爭議。據此前媒體報道,花60億重金打造的克隆版奧地利小鎮將集居住、度假等功能于一體。有網友稱,這一倣世界文化遺産的大型綜合項目並無生命力可言,山寨版小鎮最終將被市場所淘汰。甚至也有業界人士對此直接炮轟,稱其為“只學表未及裏”的生搬硬套。

  實際上,類似的倣國外建築的旅遊地産項目在國內早有先例,東部華僑城的茵特拉根小鎮曾一度吸引眼球,然而有業界人士分析,其吸引力也正在逐漸減弱。在旅遊業複製風盛行的當下,複製項目的長期發展存在哪些問題?複製性發展能否注入文化靈魂?它的生命力將維繫多久?這種模式是否該應該摒棄?我們邀請到業界人士就此展開探討。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 戴斌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所總規劃師 陳南江

  廣東決策研究院旅遊産業研究中心副主任 勞毅波

  觀點1 複製表皮只為走捷徑

  主持人:惠州博羅縣“複製”奧地利村莊房産項目引起了各界的關注,各位如何解讀這種“複製”?

  勞毅波:這個複製讓我想到另一個例子。廣州的某個度假山莊複製巴厘島的風情,把島上的一種草棚樹也移植過來了,但廣州的氣候畢竟不同於巴厘島,更為潮濕,草棚容易霉爛,所以説,不應該只學習其表皮,所謂的複製、克隆、照搬,不見得都能達到理想效果。

  這個也同樣,顯然只複製了皮毛,文化習俗、宗教、語言等方面的複製內容為零。如果從旅遊的角度來看,它不過是一個局部放大版的“世界之窗”,把國外的建築照搬過來,但是隨著國人出國旅遊的經驗越發豐富,這些東西的觀賞價值也將隨之降低。而這種毫無文化關聯性的複製,加之惠州和奧地利氣候上也天差地別,令這樣的複製顯得很無厘頭。

  戴斌:從商業模式發展而言,我不主張這樣的複製。文化不能無根,把國外的小鎮照搬到國內,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能照搬嗎?文化能複製嗎?這只能是一種商業性的探索,但前景不好説。

  陳南江:文化旅遊産品的開發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挖掘本土文化,而另一種則是移植其他地區或其他民族的文化,從操作層面來説,後者當然更為簡單,你可能只需要拍拍人家現成的産品,回來按著照片,依葫蘆畫瓢造一個一樣的。這種做法走的是捷徑。但這個“複製”的確有很大的局限性。

熱詞:

  • 複製
  • 山寨
  • 小鎮
  • 旅遊地産
  • 嘲諷
  • 五礦
  • 無厘頭
  • 文化旅遊
  • 世界文化遺産
  • 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