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任志強:中國沒房奴 因為買房的人都賺了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3日 17: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3日訊 今天下午,地産大嘴任志強做微訪談,就2012中國樓市熱點問題回答微博網友的提問。這一次,他又顛覆了一部分人的世界觀和認知。在他看來社會上已經廣泛流行的詞彙“房奴”是個偽命題。任志強在回答一位博友的提問時表示,他從來不認為中國已經買了房子的人是房奴,房奴這個詞來自於亞洲金融危機的香港,因為房子已經貶值很厲害了。要還的貸款超過了房子的價值,所以成為房奴。但在中國,過去買了房子的人都賺了錢,哪有説當奴隸還能賺大把錢的。

  “房奴”一詞是2007年8月教育部公佈的171個漢語新詞之一,意思為房屋的奴隸。“房奴”是指城鎮居民抵押貸款購房,在生命黃金時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佔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償還貸款本息,從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長期壓力,影響正常消費。購房影響到自己教育支出、醫藥費支出和撫養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質量下降,甚至讓人感到奴役般的壓抑。“房奴”作為“新詞”在2006年4月開始廣泛流行。在房價不斷攀升的2005年到2006年,市場上已經無法找到中低價格的房地産,導致很多購房者背上了沉重的還貸負擔,同時央行2004年、2006年先後宣佈的加息進一步加重了人們對房貸負擔進一步提升的擔憂。高房價和對高利率的雙重擔憂導致人們擔心會象奴隸一樣為銀行工作,所以“房奴”這個詞應運而生,成為房地産泡沫的象徵。

熱詞:

  • 房奴
  • 任志強
  • 買房
  • 新詞
  • 2006年
  • 房價
  • 教育支出
  • 博友
  • 央行
  • 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