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銀行準備好了嗎?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2日 0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牛網電子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小樂

  銀行最近很頭大。先是中國人民銀行宣佈降息的同時,也明確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利差縮小卡緊了銀行“脖子”;後是銀監會發佈最新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勒緊了商業銀行的“腰帶”。兩招都打在了銀行靠信貸吃飯粗放式發展的命門。命運在召喚,問題是銀行準備好了嗎?

  降息對整體經濟是利好,但卻給銀行業帶來了不小壓力。央行此舉明確了一點:不要認為利率市場化遙不可及,它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而作為對利率市場化“鬆綁”的回應,降息當天,各銀行上演了戲劇化一幕: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一年期存款全部上調至3.5%,使之恢復到降息之前。部分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甚至“一浮到頂”,比降息前的利率還要高。銀行很無奈,不上調利率就可能面臨著存款流失。事實上,目前存款流失嚴重,已成為各大銀行最頭疼的事。

  降息並允許利率浮動空間擴大,將使商業銀行凈息差顯著收窄,從而對銀行業利潤增長構成拖累,並加劇未來銀行業競爭,使銀行面臨信貸結構調整、業務轉型等壓力。尤其在資本約束不斷強化的背景下,銀行籌資難度越來越大,資本損耗型的規模擴張將難以為繼;而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必然導致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無論從哪方面看,都迫使銀行業不得不加速盈利模式的轉型。而進一步優化收入結構,增加中間業務收入佔比,無疑是銀行未來發展的路徑。

  應對競爭的出路是差異化,差異化的核心在於創新。但是國內銀行似乎創新不足。比如銀行理財産品,設置、結構、運作幾乎相同,區別僅是名稱而已。而發展中間業務,服務是關鍵環節。但亂收費、亂理財等問題還是能讓我們感覺到銀行身上“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霸氣。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深入,客戶的選擇權將越來越大。市場已經開始轉變,如果商業銀行骨子裏依然一副賣方市場的心態,那當客戶用腳投票時就無後悔藥可吃了。

  對此,銀行準備好了嗎?

熱詞:

  • 銀行理財産品
  • 利率市場化
  • 脖子
  • 腰帶
  • 銀行業
  • 中間業務
  • 資本約束
  • 商業銀行
  • 差異化
  • 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