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黎柳茜:須為高考打一記“強心針”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8日 09: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總數為915萬,比去年減少2%。自2008年高考報名人數達到最高峰時的1040萬之後,近4年來,全國高考人數下降近140萬。但高中即赴海外留學者驟增。據媒體報道,近年來,中國出國留學人數持續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2012年將超43萬人。(中新網 6月7日)

  連年高考人數的下降,除出生率下降等剛性因素外,體現的是學生對這樣不公平的制度的失望,他們唯有放棄這座獨木橋另辟蹊徑。出國留學的學生追求更自由的學術氛圍;許多學生放棄高考則是因為覺得讀書這條路看不到未來,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學生。據統計,如今農村大學生比例大幅度下降,在北京高校的北京籍學生中,農村學生比例是12%,985高校只有1.7%。

  雖然高考制度一直廣為詬病,但不可否認的這是適於我國國情之下的一項較公正遴選制度。正如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説:“高考暫時不能取消,取消的直接後果是‘開後門’成風”。但就如何保證高考制度能更好的體現公平性,讓更多的學生因此受益,筆者認為有以下三點改進措施:

  其一,逐步將高考的功能由“選拔”制度變成“評價”制度。在南科大今年的招生計劃在考核方式上,學生的高考成績將佔總成績的40%,平日成績與南科大的綜合能力測評成績則各佔30%。據了解,綜合能力測評分為筆試和面試兩部分,學生的理解力、想象力、記憶力、創造力與心理素質都將被納入考核範疇。目前高考“一刀切”模式使得許多學生“一失足成千古恨”,若南科大此舉實驗成功則是我國高考改革的一個很好的借鑒。

  其二,重點院校高考招生名額應趨向公平,而不應含著極強的地域性。今年全國高考報名總數減少的情況下,12個省(區、市)較去年增加,其中一半在西部地區。但保送生政策難惠寒門學子,並且中西部地區能考進名校的少之又少。據了解,安徽每7826名考生中才有一人能上北大;北京每190名考生中,就有一個可以上北大。北京學生考上北大的幾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貴州考生的35.4倍,是河南考生的28倍。上海考生進復旦的機會是全國平均的53倍,山東考生的274倍,內蒙古考生的288倍。這樣的“潛規則”讓許多學子寒心,他們艱辛付出,卻仍爭不過北京、上海等地的孩子。難道能怪他們生錯了地方嗎?

  其三,東部發達地區與中西部地區教育資源相差甚大,全國的優秀教育資源應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另外,當地政府既要增加教育經費的投入、保障教師的利益,也要加強硬體設施建設留住人才。這些外在條件是保證全國學生在高考制度下能公平競爭的必要條件。

  高考制度有著繼續存在的必要,但許多人為的細節漏洞是可以彌補的,高考需要打“強心針”,需要不斷完善。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

熱詞:

  • 高考報名
  • 高考改革
  • 高考招生
  • 高考制度
  • 考生
  • 高考成績
  • 招生計劃
  • 保送生
  • 強心針
  •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