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美媒:中國國有油企成南海“旗幟”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8日 09: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7日文章,原題:不管喜歡與否,中國國有油企成為南海的“旗幟” 有時候石油企業跟隨旗幟,有時候旗幟跟隨它們,有時候油企自己就是旗幟。

  最近,中國國企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香港以南約320公里的南海海域啟動新的深水鑽井平臺,就讓第三種場景成為現實。中海油稱,鑽井平臺堪比航母,是“流動的國土”、開發南海資源的“戰略利器”,這引發中海油是否成為中國執行南海政策工具的猜測。

  北京也許沒有直接命令中海油開鑽。或者説這種想法是多餘的,因為後者一直計劃在南海擴大深水開採。也就是説,不管中海油是否視自身為獨立角色,中國官方政策立場及國家利益與中海油擴展南海油氣生産的願望,兩者緊密的關聯讓中海油成為國家政策的工具。

  中海油鑽井平臺的位置明顯位於中國控制水域內,但距離爭議地區非常近,鄰國可能將中海油的商業行為解讀為在爭議邊界展示力量。新鑽井平臺不僅像一面國旗,鼓勵中國企業在南海擴張,而且喚起鄰國廣泛擔憂。它們可能擔心這代表中國對爭議水域採取單方面措施的第一步。

  商業實體可以在推進國家利益並提供相應服務方面,扮演政府無法勝任的關鍵角色。西方國家的私有石油公司經常扮演影響和推進國家外交政策的角色,尤其是在能源安全領域。上世紀90年代,裏海石油資源對外來投資開放時,美國政府與埃克森和雪佛龍的緊密合作就是例子。

  中海油的行動表明,企業有成為國家政策實際執行者的潛能。而中方的動作或將使鄰國考慮以相似舉措來堅持對爭議區域的主權,如果越南國家石油公司試圖在南沙群島啟動鑽井作業,或者菲律賓能源部重啟黃岩島附近的開採,中國該如何回應?

  考慮到其中風險,中海油很可能會發現,儘管南海的潛在資源十分誘人,但卻是一個政治複雜的區域,不能僅從市場角度做決策。▲(作者加貝柯林斯、安德魯埃裏克森,東方雨譯)

熱詞:

  • 旗幟
  • 中海油
  • 深水鑽井
  • 美媒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 鑽井平臺
  • 華爾街日報
  • 鄰國
  • 南海
  • 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