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濱海新區首批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確定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7日 14: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渤海早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天津北方網訊:濱海新區日前召開首次非物質文化遺産(以下簡稱非遺)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審核、確定了新區第一批25項非遺代表性項目建議名錄,待近期區政府通過後正式向社會公佈。這將是濱海新區成立以後第一批非遺名錄。

  據了解,濱海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豐富多彩,極具地方特色。其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説和表述;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等。新區政府成立以前,都是原塘沽、漢沽、大港政府公佈區級項目。為做好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普查、整理和研究,建立完備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檔案和數據庫,新區文廣局組織非遺專家,對原塘、漢、大的33個區、市、國家級非遺項目和13項新申報的項目進行評審。

  經非遺專家認定,已經是國家級、市級的8個項目,直接進入濱海新區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名錄,分別是國家級的漢沽飛镲;天津市級的大沽龍燈、河頭落子、北塘飛鈸、北塘高蹺、潮音寺廟會、評劇、小王莊吹打樂。

  原塘、漢、大公佈的區級名錄中,典型反映新區特色的9個項目列入第一批新區非遺名錄,即《鹽母和鹽母廟的傳説》、大蘇莊高蹺、南和順高蹺、紅星落子、沙井子二村秧歌、小辛莊秧歌、形意拳、八極拳和“漢沽八大馇”的製作工藝。

  在新申報的項目中,最終認定長蘆制鹽、五音武法鼓、新河燕青拳、漢沽逗龍、搶網高蹺、面塑王、張娘娘的傳説和螺旋拳等8個項目。

  濱海新區17個項目申報市級非遺名錄

  記者昨天從濱海新區文廣局獲悉,濱海新區鹽母和鹽母廟的傳説等17個項目將申報天津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這些非遺項目不僅種類豐富、覆蓋面廣,更顯示了濃厚的地域特色。目前,申報前的各種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

  目前,新區已擁有34個區級、8個市級、1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經過進一步篩選和論證,新區將鹽母和鹽母廟的傳説、張娘娘的傳説、五音武法鼓、大蘇莊高蹺、南和順高蹺、搶網高蹺、漢沽逗龍、紅星落子、沙井子二村秧歌、小辛莊秧歌、新河燕青拳、形意拳、八極拳、螺旋拳、長蘆制鹽、面人王和“漢沽八大馇”的製作工藝等17個項目申報天津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其中,漢沽的“搶網高蹺”已有100多年曆史,是沿海漁民在勞動中自然形成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

熱詞: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濱海新區
  • 名錄
  • 項目建議
  • 落子
  • 五音
  • 形意拳
  • 鹽母和鹽母廟的傳説
  • 武法
  • 八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