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曾經備受矚目的“新規”如今落實情況如何?有關調查發現——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1日 21: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超市裏仍大量使用塑料袋

  今日起,一批經濟領域的法律法規將正式實施。其中,即將在全國陸續實行的階梯電價,重新規範杯體印花的紙杯“新國標”以及惠及民眾的節能家電補貼新政,都備受關注。但是,就在我們期待政策法規給生活帶來變化時,也不免想到那些曾經“備受矚目”,如今卻遭遇“尷尬”處境的法規禁令。 “限塑令”滿4年免費塑料袋大行其道

  2008年6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限制生産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開始實施。這份被稱為“限塑令”的通知規定:在全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禁止生産、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時隔4年,雖然大中型連鎖超市對塑料袋收取一定費用,但免費塑料袋仍然在街頭早餐鋪、熟食店、夜市等場所頻繁使用。並且,這些超薄塑料袋均由商販無償提供,其質量和厚度並未達到國家標準。

  另據《北京晚報》報道,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聯合北京凱發環保技術諮詢中心組成調查組,對北京、廣東和浙江地區的20個連鎖超市和17個農貿市場調查發現,國家明令禁止的超薄塑料袋在市場上仍隨處可見,而農貿市場、流動攤販更是成為濫用塑料袋的“重災區”。

  對此,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表示,塑料袋的生産工藝及流程相對簡單,導致不合格産品氾濫。有些不合格塑料袋的原料可能是由廢棄的塑料藥瓶、一次性針筒、塑料桶等回收廢塑料粉碎而成,也不排除企業在生産中添加工業碳酸鈣等工業級原料,生産出的塑料袋往往帶有刺鼻的異味和大量雜質。

  而高成本、高價格儼然成為推廣合格塑料袋的瓶頸,監管機制不完善更為不合格塑料袋創造了生存空間。要做到真正“限塑”甚至“禁塑”,只有在提升民眾環保觀念的同時,改變其消費和生活習慣。而這一過程絕不是一兩個禁令就可以達成,未來還需要更多替代産品以及輔助措施,才可使“限塑令”真正行之有效。

  快遞新規滿月“先驗後簽”遭遇博弈

  5月1日,《快遞服務》國家標準正式施行。根據新規定,客戶寄快件時需出示身份證,並由快遞員開包檢查;此外未通知本人,由門衛、前臺等代簽收快件的,屬行業違規行為。同時,規定指出,外包裝完好的普通快件應先簽後驗,而快件外包裝破損時應先驗後簽;而對於網購快件,賣家應在用戶下單時明確告知本快件的驗收方式,是“先驗後簽”還是“先簽後驗”。

  但是,很多快遞公司仍實行“先簽後驗”等習慣性動作。業內人士表示,新規實施遭遇執行難和網店與快遞公司利益博弈有關。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多數消費者對新規認可,但也有消費者認為在快遞面前打開自己購買的東西,似乎個人隱私失去了保障。

  鐘迅

熱詞:

  • 新規
  • 新國標
  • 塑料袋
  • 限塑令
  • 快件
  • 重災區
  • 快遞服務
  • 先簽後驗
  • 塑料購物袋
  • 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