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韓國政府積極推進醫療民營化 形成一套頗具特色的體系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1日 10: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專稿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金敏國):近年來,隨著全球性醫療改革浪潮的蔓延,韓國各界圍繞公共醫療機構民營化的爭論越來越熱。受日本殖民時代遺留的日本式醫療體系和二戰後美國式醫療體系的影響,韓國民間醫療體系在整個醫療機構中佔據90%左右,而公立醫院只佔10%。另外,韓國的健康保險于1989年擴大到全民,並形成了一套頗具特色的多層次服務保障體系。如今,沒錢進不了醫院的現象已不復存在。

  在醫療保障領域,據統計,韓國一年的醫療保險金額約為230億美元。資金來源分為三個部分:一、個人、機關、企業繳納的醫保費約180億美元;二、政府財政支援約30億美元;三、從國家稅收中拿出的20億美元補貼醫保。韓國目前加入醫保的人數約為4700萬人,佔總人口的96%左右。剩餘的4%,屬於無收入和無財産者,由國家全部負責。這一醫保體系的立足點是,通過對所得國民收入的再次分配,確保人人享受均等的醫療健康服務。

  目前,韓國政府所推進的醫療民營化改革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政府允許營利性法人醫院,也就是説,政府將取消現行的只有非營利法人才能開設醫療機構的制度,向其他行業營利法人也開放投資開設醫院,屆時,財大氣粗的各大財團都將涉足醫療行業,各家醫院之間的競爭也將日益激烈;其次,目前韓國的健康保險都是自然指定制度,也就是説,每個人出生後都會自然加入國家運營的全民健康保險,但是政府一旦放寬民營保險業發展後,自然指定制保險制度將會逐步取消,人們會根據自己的情況任選保險公司,而醫院也根據自己的利益,可以簽約任何民間保險公司。隨著民間保險業的日益壯大,民間保險將替代全民保險發揮韓國醫療保險領域的主導作用。

  事實上,根據“濟州特別自治道法”修正案,今年4月份,韓國國內首家營利醫院已經在濟州島破土動工。據悉,將於2014年完工的這家醫院具備500個病床。另外,在韓國政府今年將“經濟自由區內允許開設營利醫院的施行規則制定案”立法化後,從6月份開始在仁川松都國際城可以設立外國營利醫院。根據該法案規定,營利醫院必須與國外醫療機關合作成立,醫院理事會過半以上為國外理事,醫院就診的醫生當中10%以上為外國醫生。

  對於政府所推進的醫療民營化改革方案,政府和以大企業為首的支持者認為,引入民間資本參與公立醫療機構的經營管理,可以提高醫療服務的品質和大大改善醫療環境,並擴大就業機會,高質量的醫療條件可以減少國內患者遠赴歐美等發達國家高消費就診,同時也可招引國外患者;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醫療機構理應是公益性的,而那些提供高層次、特殊性醫療衛生服務的營利醫院則是通過市場機制來運營,目的完全是為了追求經濟利益。這將引發醫療費用的暴漲,醫療服務質量下降以及雇傭條件惡化等一系列負面影響。此外,政府將醫療保險等財政管理權轉讓給三星生命保險等大企業後,企業利益至高無上的觀念會主導大型醫院和民間保險公司,而對普通國民來説毫無益處。

熱詞:

  • 民營化改革
  • 醫療行業
  • 醫療體系
  • 醫療費用
  • 醫療改革
  • 韓國
  • 醫療保障
  • 醫療機構
  • 醫療條件
  • 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