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四川防震減災條例:擅自改變捐建援建項目用途將追責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1日 04: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修訂後的《四川省防震減災條例》10月1日起施行

  如何做好地震監測預報?擅自改變援建工程將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昨日,一部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法規《四川省防震減災條例》修訂草案獲表決通過,明確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績效管理。同時《條例》規定,在已發佈地震短期預報的地區,若發現明顯臨震異常,當地政府可發佈48小時之內的臨震預報。

  地震預報

  異常情況 可發48小時內臨震預報

  《四川省防震減災條例》共有8章70條,省法制辦主任委員邢瀘生説,我省防震減災實行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作為《條例》新規,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績效管理,省政府應加大對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的防震減災事業扶持。

  關於地震監測預報,《條例》強調短期與臨震跟蹤監測,加強地面強震動檢測臺網建設。比如,油氣田、礦山、石油、化工等重大建設工程應當建設專用地震監測臺網並保持運行。新建、改建、擴建各類建設工程,不得對地震觀測環境造成危害。《條例》規定,我省行政區域內的地震長期預報、地震中期預報、地震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由省人民政府發佈。在已發佈地震短期預報的地區,發現明顯臨震異常,情況緊急的,當地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可以發佈48小時之內的臨震預報,同時向省政府及省防震減災工作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報告。對於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設工程,應當按照高於當地房屋建築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設計和施工。

  鼓勵

  建立地震災害救援志願者隊伍

  《條例》規定,已經建設或者指定為避難場所的廣場、公園、城市綠地、學校、體育場所、人防設施未經批准不得改變其功能。鼓勵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基層組織、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建立地震災害救援志願者隊伍。

  追責

  擅自拆除援建項目依法追責

  《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應加強對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資金、物資、工程項目的監督。尤其是災後社會捐贈資金和物資應當設立專戶管理,嚴格審批。對捐建、援建的工程項目不得擅自改變用途或者拆遷、拆除,如確需要改變用途或者拆遷、拆除的,應當徵得捐建方、援建方同意後,依法批准並報省級主管部門備案。凡擅自改變捐建、援建工程項目用途或者拆除、拆遷的,由有權機關對直接責任人和主管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另外,《條例》還對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地震重點危險區等用語含義給予了解釋。該條例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天府早報記者李慶

  防震減災

  學校醫院

  對於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設工程,應高於當地房屋建築的抗震設防要求

  避難場所

  已經建設或者指定為避難場所的廣場、公園、城市綠地、學校、體育場所、人防設施未經批准不得改變其功能

  恢復重建

  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應加強對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資金、物資、工程項目的監督

熱詞:

  • 條例
  • 防震減災工作
  • 地震中期預報
  • 援建項目
  • 捐建
  • 四川省防震減災條例
  • 臨震預報
  • 地震監測臺網
  • 學校
  • 地震短期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