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孟麗:分配改革須直面“體制決定收入”問題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30日 20: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民網評】2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2452元,而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僅為24556元,後者還不到前者60%。就同行業的工資水平來看,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的差距更大。以金融業為例,非私營單位金融業年均工資91364元;私營單位的金融業,僅為28664元;其他行業基本也是如此,如非私營教育行業為43907元,而私營的只有23636。(5月30日《新京報》)

  從2010年開始,國家統計局改變了以往不統計私營單位的做法,正式發佈包含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的兩份平均工資數據,這當然是一個值得肯定的進步。只有全面統計私營單位,才能夠更加真實準確地反映全社會整體工資水平,避免許多人“被平均”。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私營單位承擔了整個社會就業的約75%以上。也就是説,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才是絕大多數勞動者真實工資水平的反映。

  也正因為如此,非私營單位與私營單位的巨大工資差距才顯得格外扎眼、難堪。那麼,非私營單位工資何以會遠高於私營單位工資,兩者的懸殊差距究竟説明了什麼問題?在筆者看來,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是最新數據,反映的卻是老問題。從這個對比中,可以歸納出一句話:體制決定收入。在非私營單位——不是行政事業單位就是國有壟斷企企業,即使是得過且過,也有誘人的薪酬;而在遠較前者辛苦的民營企業,縱然你加班加點,也照樣多勞少得。這種因體制不同而産生的少勞也多得,多勞不多得,顯然是不正常的。

  社會的財富總量是相對固定的,如果把整個社會的財富比作一塊大蛋糕,那麼在一個合理的分配體系中,每個人都能分到自己應得的一塊。但是假如有一部分人得到的特別大,那麼必定意味著另一部分人得到的特別小。此前一講到私營企業員工薪酬問題,議論就將原因歸結資本值錢,勞動力不值錢。這種情況確實存在,因此政府也採取了措施如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推進工資協商共決等等。但除此之外,許多私營企業身處充分競爭的行業,利潤薄,稅負重,很難給員工大幅增資,也是客觀事實。譬如,自去年以來,受國際經濟大環境影響,企業在諸多不利因素掣肘下,經營壓力加大,出現了史上罕見的倒閉潮,在浙江的溫州等地甚至發生了企業主“跑路”事件。

  改變體制決定收入的狀況,需要重新洗牌,依靠更深層次的改革實現國民收入的分配新格局,真正使全體社會成員都享受到改革和發展的成果。而在國家收入分配改革進展緩慢的當前語境下,減輕中小企業稅負,騰出空間給員工增加工資,無疑是務實之舉。比如,分類提高並明確可稅前計入成本的月工資標準,對中小企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應大幅提高這一標準;對於企業提高低收入員工工資,實行減稅獎勵;對企業實行員工社保的財政補貼等,都可以促進員工工資增長。

  當然,減輕中小企業稅負的更深遠的意義,是涵養經濟生態中的“濕地”和“草場”。發達的市場經濟,不僅表現在擁有強大競爭力的大企業的蒸蒸日上,更表現在無數中小企業的欣欣向榮。如果把現有經濟形態視作一片生態系統,那麼大企業如同森林,而中小企業則猶如濕地和草場。沒有“濕地”和“草場”的經濟生態,是無法生存的。

熱詞:

  • 改革和發展
  • 改革進展
  • 濕地
  • 跑路
  • 新京報
  • 草場
  • 教育行業
  • 員工薪酬
  • 生態系統
  • 在崗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