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三公”公開不能止于“數字公開”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30日 16: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王艷

  預算公開今年將有新的進展。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日前表示,今年,中央本級和各部門的“三公”經費、行政經費將一併公開。按照程序,這些內容將在6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後進行公佈。同時,行政事業性收費信息也將公開。(《新京報》5月30日)

  政府掌握的公權力來自於人民,政府支配的財政是納稅人集聚的公共財政,陽光行政下不該有行政信息隱諱。首先要確保公共的知情權,才能履行監督權,如果民眾連“三公”經費開支都“蒙在鼓裏”,其實也就談不上什麼實質性的監督。此番,中央本級和各部門的三公經費即將公開,從社會的強烈呼籲到成為現實,這當然是一種巨大的行政進步。

  毫無疑問,政府三公經費不應該害怕公共的“圍觀”,而應該創造條件歡迎輿論關注和點評。關鍵的問題還在於, “三公”公開不能止步于“數字公開”,更不能只公開“一張報表”了之。

  首先,要經得起公共質詢。行政信息公開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制度舉措,政府單方面的信息公開如果只是一張報表或者一堆數字,其實毫無意義。信息公開能不能保證真實性、準確性和執行力,不能取決於權力機構自身的道德感和責任感進行自我裁判,而應該引入公共監督。而由此,監督與被監督的過程其實也正是一個推動信息公開不斷前進的過程,在這種良性的互動下,“三公”公開才會落實到實處,而不會成為一紙空文。

  其次要有完善到位的制度配套。經過了長期的制度醞釀和改革試點,三公經費公開已經不缺論證卻行動。法理上的支持相當充分,無論是已經頒布實施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還是國務院法制辦去年年底公佈的“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都對此提出了具體規範性要求,但三公經費公開的腳步還是步履維艱,尤其是在地方。之所以如此,一個重要因素便是缺乏操作性更強、更結合地方實際的配套細則。什麼可以公開、什麼不能公開、什麼又必須公開,公開到什麼程度、公開流程如何確保規範運作等,都沒有一個明確的量化標準,難以長效施行。

  因此, “三公”公開既是“數字公開”,亦是行政信息公開,需要相應的管理努力和制度細節跟進,是一項系統工程,可以考驗政府的智慧和勇氣,卻不宜考驗公眾“圍觀”數字報表的頭腦和智商。(四川新聞網太陽鳥時評)

  (來源:四川新聞網)

熱詞:

  • 三公
  • 圍觀
  • 數字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 新京報
  • 機關事務管理
  • 執行力
  • 監督權
  • 裁判
  • 財政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