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五糧液機場:城市定位的自我“矮化”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6日 07: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聲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的宜賓機場將從翠屏區菜壩鎮遷至宜賓市西北11公里處的翠屏區宗場鄉進行重新修建。新建的宜賓機場更名為“宜賓五糧液機場”,建設用地約為4500畝,預計建設工期為3年。新機場遠期按民航4D標準規劃,並預留發展空間。(5月24日《華西都市報》)

  值得關注的是,宜賓五糧液機場是全國首個以企業命名的機場。好在網絡媒體給信息傳播帶來的快捷,讓人不至於把“宜賓五糧液機場”當做五糧液酒廠的企業自備機場。但宜賓把當地的特産“五糧液”插入一個機場名,“五糧液”的品牌效應確實是直衝雲霄了,然而,作為一個城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商標”,其內涵卻大大縮小了。“五糧液機場”實則是宜賓這個城市的機場,而“五糧液”僅僅是宜賓的一種地方特産,雖説“五糧液”已經具備足夠的酒文化,但用“酒文化”代表一個城市的形象或者文化,無疑會折損該城市的整體形象。

  這種“創意”的心理,與屢遭社會詬病的搶佔“名人故里”頗為相似。看似搭載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迫切願望,但還是給人以捉襟見肘的“猴急”。假如當地政府有足夠的發展經濟的宏偉目標,又有實施這些宏偉目標的潛在底蘊,就大可不必拿“老家底”來充門面——難道,宜賓只是一個“酒鄉”?

  機場不同於公交車站,在大多數城市可能是唯一的。儘管坐得起飛機的人一般也知道“五糧液”的産地,但用一個地方特産來命名機場是“大題小做”的。已有網友調侃,按照這種“創意”,北京機場也可改名“二鍋頭機場”。那麼,天津機場呢,是不是可以改成“狗不理機場”——這當然是由“五糧液機場”引發的“發散性思維”。

  正經地説,一個機場的命名,首先是所代表的城市,或者是其坐落的地名。如果將其視為一個品牌,儘管人們似乎總是在根據需要來編造不同的品牌定義,可有一點是共同的,品牌的意義反映了在人的心理深處對品牌的認同與期望。對設計者而言,涉及到個人的經驗、文化及知識背景得出的獨特理解。那麼,將原來的宜賓機場更名為“宜賓五糧液機場”,無非是“插播”了一個企業廣告,把某种經濟發展手段強加到城市文化中。這必然無益於城市形象。再則,假如把一個機場名當做城市的名片,目的是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品牌觀點並能有效傳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確保品牌的觀點是消費者所關心的。這樣説來,把一種商品的品牌與地名混淆,撇開“五糧液”既成的知名度,就字面上解讀“宜賓五糧液機場”,完全有可能給人這是五糧液酒廠專用機場的錯覺。這種信息傳播上的誤導顯而易見。

  當然,按照“五糧液”當前的身價,已經躋身於奢侈消費品之列,不難想象在當地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但是,再當紅的角色,也應該有一個定位。一個城市的發展,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是所謂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步發展。一個城市的環境面貌,不是一種“酒品”能體現的。而一個可能引起國際關注的機場名,如果被一種“酒品”補寫“後綴”,對城市而言,不但縮小了其物質內涵,而且讓商業文化擠佔了城市文化。對此,不得不説是城市定位的自我“矮化”。

  知風

熱詞:

  • 城市定位
  • 五糧液酒廠
  • 城市文化
  • 創意
  • 酒品
  • 城市形象
  • 酒鄉
  • 發散性思維
  • 商標
  • 華西都市報